翻过金龙山,见识“石坎坎”(6月13日)
2019-06-19 17:3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许露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导读

4个多小时的山路、一米多长的花蛇、失去平衡的一跤……

《乡村干部报》记者许露露在陕西省安康市茨沟镇瓦铺村“跟班采访乡村干部”第四天有点不寻常,当晚她向家人透露,“今天苦哭了”。

许露露辛苦一天究竟有什么收获?真的有接地气、冒热气、带露水的乡情吗?她跟安康日报的同行有什么互动……

请继续看她的驻村日记。

2019年6月13日 晴

早上10点半,周梅把我送到茨沟镇政府党政办主任办公室主任李奇郎的车上,不确定地问我:“你真的要上金龙山?”

“那当然。”

“这季节山里蛇很多哎。”

今天早上入户的时候,在困难户罗发江家坡下的路上,游过一条一米多长的花蛇,同行的市委办驻瓦铺村工作队联络员吴世华挺身而出,拿了根竹竿,把它挑到了沟里。蛇是我在地球上最怕的生物,因为当时站得远,没亲眼看到它的雄姿,却依然感到一阵眩晕。

此时听周梅这么说,我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犹豫了几秒,果断把鸡皮疙瘩都抖掉,勇敢地说:“请给我一根竹竿。”

周梅仍不放心,问旁边的向导、村监委会主任朱昌荣:“上山多长时间?”

朱主任答:“半个小时。”看了看我,犹豫了一下,改口道:“40分钟吧。”

作为一个每天微信运动万步以上的人,我感觉也就是爬二十层楼的功夫,估计12点就能赶回驻地吃午饭,不由信心大增,向另有任务在身的周梅挥手作别,搭李奇郎的便车到山脚下。

40分钟后,当我拄着竹竿站在草木茂盛的羊肠小道上,喘着粗气问在前方开路的朱主任离山顶有多远的时候,朱主任的回答让我眼前一黑,他憨憨地笑着说:“就快开始上山咧。”

刚进村的时候,村干部就向我介绍,瓦铺村依山傍水,域内金龙山坐东,龙王山居西,茨沟河穿村而过,其中金龙山有“五龙捧圣”之势,山顶有祖师庙古建筑,山中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将来村里发展旅游经济,这就是村民的宝库,说得我悠然神往。但苦于山高路陡,又惧怕蛇虫,一直没敢上山。

今天突然勇气倍增,是因为恰巧安康日报社的四位同行也要上山,考察山上的古道和山顶的祖师庙,加上朱主任一行五人,很大程度上壮了我的胆。

目前村里只剩下三户人家舍不得老屋不肯下山到集中安置点居住,金龙山半山腰有一家,户主名叫胡兴旺,已经60多岁了,我也想去探望一下他们,看一看他们在山上老宅子里的生活。

山道时断时续,是一条农耕古道,是村民们日常上山劳作踩踏而成,又陡又窄,特别难走的地方用碎石堆了一些简易台阶,总的说来很难走,我终于理解了爬山的爬字。感谢手中的竹竿让我没有现场亲身示范一下这个字。

朱主任沉默而耐心地在前方开道,不时高高举起竹竿抽打两旁的草丛,惊走蛰伏的蛇虫。渐渐地山坡出现了石头堆成的“石坎坎”,这是当地人民的智慧产物。

当地的石坎坎

安康多山,山脉陡峭,沟又深又长,村里很难有一块像样的平地。村民以极大的耐心用石头整整齐齐地码成悬空的地基,生生造出一块块大大小小可供种植的耕地,硬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方种粮食养活自己和儿女,当地民谣由此传唱“石坎坎,金碗碗”。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非常震撼,有的石坎坎真的只有鸡窝大,费那么大劲就为了种几株苞谷,这在富庶的平原地带简直无法想象,今天在山高路陡的金龙山上,再次看到成片成片的石坎坎,除了震撼,对胡兴旺老夫妻俩也肃然起敬。

宽敞高大的屋子是土坯的,朱主任说这屋子传了好几代,每一代都不断修缮,才得以使用至今。上前敲门,家里没人,朱主任说肯定是在田里忙着哩。我站在他家门前眺望,果然看到远处的山坡上一块石坎坎里,有个带着草帽的老人在弯腰劳作,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

胡兴旺老人在对面山上劳作

因为主人不在,我们便继续往上前行。未经开发的金龙山是动植物的天堂,足以令任何一个生物学家欣喜若狂。两旁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地上掉落了很多野核桃。

感谢安康日报的孙妙鸿记者,他从小出生在农村,对山上的植物极为了解,一会儿告诉我“这个是葛根”,一会儿说:“看,那是黄花菜。”还折了一根细长的像秸秆一样的东西,说是小时候家里生火时候用的吹火棍,我看了一下,果然是中空的。

当时已经12点多,我早饿得头晕眼花,满怀希冀地问他:“能找点能吃的野果吗?”他四下查看了一番,表示无能为力。

山顶的祖师庙据说是清朝建筑,鼎盛时期周围还有戏台,如今已经残破。山顶到处飞舞着一种细小的野蜂,稍不注意就会落在头上身上。站在山顶眺望四周,满眼是青山,犹如置身山的海洋。

下山的路比上山还难走,地上是砂石和泥土,前两天下过雨,依然湿滑,人几乎一步一滑。朱主任教我侧身下山,话刚说完我已经失去平衡,一屁股坐在泥地上,满手都是泥。这下好了,不但脚下沾有泥土,手上也沾上了。

前几年,西北大学的专家来村里考察,上山的时候有个女教授摔了一跤胯部受伤,我这一跟头让朱主任很紧张,反复确定是不是没事。他告诉我,因为要保持平衡,长期住在村上的村民,走路姿势就能看出来,都有些外八字。

胡兴旺老人和他老伴特别爱笑

走到胡兴旺家的时候已经下午2点了,夫妻俩在门口看到我们,特别高兴地迎上来打招呼,我看着老人的脚,想看看是不是像朱主任介绍的那样,却发现老人穿着自己编的草鞋很有特色,问他可不可以拍照,他二话没说开始脱鞋,我连忙说不用脱,他笑着解释:“我早上鞋穿反了,拍着不好看,等我穿正了你再拍嘛。”妻子在他身后哈哈大笑,他自己也跟着笑,笑容淳朴,特别有感染力。

他家有两个儿子,都下山居住了。我问他:“你们年纪大了,住在山上不方便,为啥不下山住咧?”他笑着回答:“我舍不得我这屋我这地嘞。”

告别胡兴旺夫妻俩,我在下山途中一直在回忆这几天在村里见到的老人。

罗发江老人和他妻子

罗发江,80多岁,妻子智障无劳动能力。他们有三子三女,都走出了大山,却在父母养老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两位老人只能住在村里的老屋里,不在田里的时候,就坐在门槛上发呆;

右边是刘贤富夫妻俩,左一为茨沟镇驻瓦铺村工作队队长王贤荣

刘贤富,今年67岁,妻子聋哑无法说话,儿子在广东打工女儿已出嫁,他2015年做了结肠癌手术,身体很虚弱,却坚持每天下地。我问他身体这么虚弱,下地干活是不是太辛苦了,他反问我,“不种地,干啥咧?”

没有网,不看电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的很多留守老人都过着这样接近原始的生活。农村老年群体庞大,尤其是空巢老人、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两不愁三保障,让老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但文艺娱乐少、子女关爱少,老人精神生活匮乏仍是突出问题。

不在村里驻村,没法想象入户走访、节前看望的重要性,那是很多老人唯一的精神食粮,让他们知道自己被党和政府惦记着,牵挂着。

听人说,安康是最美的城市名,但愿安康茨沟镇瓦铺村的老人们都能沾点光,永远幸福安康。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许露露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