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湖南湘西樟坡村当然也不能例外。
乡亲们渴望早日脱贫奔小康,每天怀揣梦想耕耘在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湘西大地上。是扶贫工作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是邱孝这些造福乡亲的基层干部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樟坡天天在变,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记者离村前的最后一顿晚餐吃了很久,虽然仍然是粗茶淡饭,但大家以茶代酒越喝越欢。一桌子人说啊笑啊,谈的最多的,还是产业,还是发展,还是奉献。仿佛只要地球还在努力旋转,就不会停止说话的感觉。宾主高举杯盏,含泪相碰。无尽的期待,无尽的遐想,无尽的祝福,无尽的情谊,一起都在这里定格。
图为贫困户家中灶台
今天去了几户贫困户家,揭揭他们的锅盖,跟他们说说话。来深度贫困村,近距离感受贫困户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是此行必须要做的功课。
龙良平,5组梯岩寨,31岁。他坐在破旧的老房子门口,黑黑的脸仰望亮亮的雨。下雨天在家坐坐,就是良平的全部娱乐。这位“最良善的产业带头人”,脑子里总在想,如何渡过地里的“七叶一枝花”还不能变现的这4年。
他不看电视,很少玩手机,没有女朋友,一天有14个小时泡在30亩药材地。他除了把产业做好以外别无欲求,“下半年增加60亩,先让梯岩寨的贫困户挣点工钱。”
“过去特别穷,家里吃的东西一年接不上一年,我二年级就不读书了,怕给家里增加负担,天天砍柴放牛。现在主要困难是自筹资金,不能光用财政的钱,向姐姐表姐到处借。爸爸身体不行,妈妈在浙江打工,年纪大了非常辛苦,每年挣的3万块都交给我发工资。天晴了,就去山上干点副业,我的电话费和抽香烟钱,全靠它呢。”
快点富起来,也是贫困户龙自省现在最大的想法。连续几天,他带着两个周末放假的孩子,在罗汉果地里起早贪黑地干。他掐芽、扶枝,粗糙的手触碰罗汉果的叶子,带着父亲般慈祥。
“这10亩地,是我翻身的最大本钱,”他的话中带着苦涩:“老婆风湿病、心脏病需要看,我从来不心疼钱,一生最苦的开销,是自己花3000元学开车,考驾照时人家说我很拼,因为跟种罗汉果一样,对自己要求只许成功,失败不起。结果,C1考试都是一次就过。我要买车。按照目前经济,根本养不起,但有养车压力,动力才能更大,抓住天上掉下来的扶贫工作队,把产业做得比别人都好,也让我仔,人生起点更高。”
听说之前,龙自省不是这样的人。前年,外地施工队来村修建机耕道,他从中收取餐饮住宿及“协调管理”费,想不到施工队中途跑路,一分钱没付。正好赶上扶贫工作队驻村,龙自省就闹到村部要求村里解决。
邱孝队长了解到,他妻子病了多年,家庭负担沉重,实在没钱才出此下策。他一方面引导龙自省参加罗汉果试种,又资助他的孩子上学,还送他妻子下山看病,并以此为契机,把全村需要资助的孩子、必须帮助的病人做了统计,建立教育、医疗两个帮扶基金。
龙自省看在眼里,非常感动,加上试种的罗汉果“比别人产量都要高”,他一下子就有了彻底脱贫的信心。现在,龙自省对其他贫困户的说服力、带动力很大,有7户贫困户跟着他一起种罗汉果。产业上要用工,有的贫困户不愿干活,龙自省就协助村干部去做工作。“从工作队身上,我看到,共产党真好!我也要入党,现在我已是入党积极分子了。”
83岁的胡志平老人,是村里一个了不起的存在。山区温度低,坐在他烧得很旺的火塘边上,我们聊了起来。他是群众,可是觉悟很高,什么事情都想着集体。“我永远站在工作队一边,跟党一起走。”
罗汉果产业试点,他是吃螃蟹的6个人之一。游客来了要烤羊,他坚持低于市场价,把40只羊卖给村集体。为解决游客住宿,他把房子修缮打扫干净,开了10间客房。他经常给游客送点自己种的水果,主动陪同游客,即使不奖励积分(用于集体经济分红),他也乐此不疲。
我在村里采访,他常帮助解说。我拍照,他给我的手机打伞,哪怕自己淋雨。“累死了我也要做。明年,我要下山,去平地上的村,流转几十亩田种罗汉果,做大户嘛。”他的话,真实又感人。
在外打工的村民在网上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去6组采访。从村部出发不久,遇到一位背孩子的大婶去山江镇,要求上车。工作队的车外出,只要有空位总要捎带几个群众,坐得满满的。
这一次不行,邱孝向她解释,车只是去6组。说话间,与送建筑材料的货车在窄窄的山道上惊险会车,大婶放下孩子,冲了过来。我正纳闷她要干什么,只见她打着手势、给货车引路,也不问那位霸气的货车司机需要不需要被指挥。看来在樟坡,从队长到村民,“爱管闲事”是一个标配。
天气反复无常,去6组时突下大暴雨。道路狭窄,有的路段下面路基空了,护栏都掉了下去。龙际文提醒邱队开车要紧靠山体一侧,不能出事,别让我们的名字都印在报纸上。车内一阵大笑。
邱队笑完,吟起一副对联,说是写给同在车中的胡志平老人的。又说,春秋季节一下雨全是浓雾,开车完全依靠护栏的反光引导,那真是“走在云中”,完全看不见路。
图为低保户龙中山
我们到了6组的低保户龙中山家。老人家77岁了,土坯房,一个人生活。他伸出结茧的大手,同我们握手,连说“我什么都不需要”。他种了5亩地,依然过着日没出就干活、日落了还不收工的生活。中午时分,他把饭弄好了,一锅米饭,一盆辣椒黄瓜汤。龙际文拿了一块锅巴给我,主人笑道:吃吧。
大雨中,我们敲养蛙带头人龙团义的门。他正在家里唱歌,咿咿呀呀,好半天才听到我们敲门。看来他青蛙养得不错。谈了一会,他把雨伞让给我们,又把拖鞋脱下让我换上,自己穿着蓑衣斗笠打着赤脚,一定要我们去他的青蛙养殖田块看看。
因为雨大,
青蛙都没敢叫,
但这池塘溅起噼里啪啦的雨点,
透出几分喜悦。
我们去6组时,村支书胡家宝召集海明、耀东开了一个小会。谈到村集体企业的薪酬问题,胡支书主动提出,自己和海明少一点,耀东多一点;如果有能人回来,能人拿大头。胡支书是企业的执行董事,只要企业办得好,他拿最多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眼下,他考虑大局,宁愿自己少拿也要把企业办好,这份心胸,必须赞。
晚上,村支书喊我和工作队吃个饭、算是饯行。村支书其实喊了几次,但考虑他家并不宽裕,就没去。临别盛情难却,就到了他家。虽然是平房,但干干净净,娘家在贵州的女主人给做了一桌贵州菜。新韭菜前所未有的嫩,以茶代酒敬工作队。
樟坡还没入夜,浓雾直扑饭桌,凉意顿生。
龙际文刚才逗弄一个村里乖小孩,现在抱着她睡在怀中。我把外套脱下来,盖在她身上。
饭桌上,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产业,还是发展。
大家说啊笑啊,
仿佛只要地球还在努力旋转,
就不会停止说话的感觉。
我们高举杯盏,含泪相碰,
无尽的期待,无尽的遐想,无尽的祝福,无尽的情谊。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周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