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根针(8月9日)
2020-02-25 16:3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吕希鸿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9年8月9日

2018年3月,放下我深爱的环境监测工作,来到域城镇夹山村,沿着盘山路上来,陡坡、急弯、落石,还有冷不丁窜出来的野兔、松鼠,开着手动挡,好一阵忙活。夹山村位于石门景区最高处,海拔高度700—848米,气压略低,空气通透,自然植被完好,村内幽静,我监测了近十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感官上这是最好的一片区域。到村一下车就感觉到冷,博山城已露春色,但夹山还是冬天。

夹山村的干部群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介绍村里的工作,民风物产。夹山有村民214户、567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孩子也跟着进了城区,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照顾老人的少数青壮。该村是省级贫困村,精准识别后仍有贫困户4户6人。夹山村最特色的物产是红嘴香椿,以红、肥、嫩、香著称,满山的香椿树,树龄三百年以上的有很多,村里老人们讲,以前还有五百多年的大树。村中房屋多是以特色的夹山石干碴垒砌,抹灰嵌缝,历经五百年不倒,各年代建造的古建筑比比皆是。夹山小气候特殊,冬长半年,春秋仨月,少了一个夏季,农作物播种晚,生长慢,收获晚,品质优。有小米、小豆、玉米、山楂、药材等,还有每年8月份的椿蝉,味道更是特别。

夹山村虽有三条新旧公路向外通行,但地处偏远,位于博山西部第四分水岭以西,与莱芜的东部山区相邻。距离博山经济开发区最近,但也要走14公里的盘山路。受信息、运力、劳动力等条件的限制,思想保守的夹山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潮中逐渐落后了。

我决定发扬一根针精神,一扎到底,深入走访党员群众,为人民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工作。经过一番调研,汇集夹山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决心先把4月中旬上市的红嘴香椿做起来。利用2年的时间,通过筹办夹山红嘴香椿节,分三步走,做响、做强、做优。说干就干,先把第一炮打响,刚成立的“六个一”乡村振兴工作团队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借鉴了多个采摘节的先进经验,广泛动员,在充分调动本村的人力物力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一是筹办香椿美食节,和红嘴香椿节一起开幕,把现采的优质红嘴香椿,趁鲜嫩制作成风味菜肴,再配上夹山风味的石磨豆腐、豆汁,佐以山珍小菜,满足食客的味蕾;二是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快速广泛地宣传博山区首届夹山红嘴香椿节,宣传夹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红嘴香椿的品质特点;三是教授人们腌制香椿咸菜的传统方法,以及夹山香椿咸菜的正确食用方法;四是积极联系大宗采购,并设立保护价,既能保障村民的采收销售利润,又能使村集体通过购进散户和大宗外销赚取差价,从而增加村集体收入;五是总结以往储存经验,开启较低温冷藏实验,让村民看到冷藏技术和反季销售的利润点。

2018年第一届香椿节,成功地将夹山红嘴香椿一炮打响。从4月中旬开始,很多人慕名来到夹山,采购传说中的“夹山红芽”,有的村民直接跟着我学习冷藏技术,从11月份到春节前,村民手中的冷藏香椿全部高价售出。2019年4月份,又筹办了第二届香椿节,村集体收购价比去年翻一番,也就是说村民的实际收入比去年翻一番。借助乡村振兴团队的力量,帮助联系大宗采购客户、筹备流动资金并动员党员带头,带动村民进行技术革命,实现了选优采购、质控分拣、分级定价、大宗采购,解决了葛条困扎、塑料袋、无纺布、纸箱等传统包装不可避免的堆放生热问题,成功进行了保鲜试验和快递试验,对传统腌渍方法进行改进,节省劳动力和物料消耗,向群众和游客传授低温保鲜技术。通过营销技巧,带动周边村香椿经济的发展壮大,为2020年4月份第三届香椿节“做优”的目标,打下基础。

夹山村自然环境优美,虫呤鸟鸣,清溪潺流,正是静养休闲旅游的首选佳地。但夹山村的公共基础建设比较落后,尤其是没有路灯,每到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又习惯节俭和早睡,整个村庄没有几角明亮之隅,一些喜欢躲清净的朋友也会觉得很不舒服。没有公共照明,健身广场也利用不起来。我们单位领导很关注夹山的情况,筹措捐赠资金35万元,为夹山安装了106盏太阳能路灯,从孟良泉到青龙湾路口,再到村内主要道路,全部亮起来。有光明就有希望,这些路灯不仅仅照亮了山村,更照进人民的心里。灯杆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夹山特产等公益广告。路灯亮起来,夹山也迅速热闹起来,村民从家里走出来,周边各村也聚来夹山,游客也渐渐多起来,人们一边聊天一边散步,总是很晚才散去。路是明亮的,人们的心里也是明亮的,有光明就有希望。

以前很多党员群众会认为,我是来镀金的,干两年就走了,工作做得再好,最终也还是要走,心里很不稳定。而我觉得到农村基层,并不是来镀金的,我是来向基层党员、群众学习和锻炼本领的,我愿意全力以赴走好基层第一公里。我在夹山租了一个农家院,妥妥地住下来,和村民一起聊聊家常,一起做饭,一起上山去劳动。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又在园林局干了几年,从科技种田到现代生物技术我都会一些,可以在劳动中获得大家的认可。时间久了,他们都拿我当自家的孩子,无话不谈。我坚持到每一个党员家里去,把他们的思想工作,一个一个做好,再动员党员深入走访群众,把村民的思想统一起来。闲暇时村民常聚集起来,聊聊天,唱唱曲,放松一下。只要村里工作不忙,我也会利用这个公共的休闲时光,用蓝牙音响把《学习强国》中的一些视听内容,为大家播放。在第一次播放之前,我内心还略有忐忑,后来发现,大家都很爱听,党员和群众在一起,结合夹山的发展,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就群众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会记录下来,按照“四议两公开”模式进行商议、决定和执行。

作为党员,必须要有所担当,必须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018年8月19日,雨夜,晚饭后我开车沿着穿村公路查看路灯在连续三日的风雨中是否能正常工作,到青龙湾路口时,听到远处有类似塌方的声音,掉头回去发现公路西侧一段石堰塌方,粘重的泥浆倾泻而下,横过公路冲出路肩,大石块也被裹挟而下,道路封死,回不了村了。从那里到青龙湾村,有很多陡峭的山体、石堰,无论是公路的内侧还是外侧,都不能久停,只能沿十八盘公路(005县道)下山。刚要过青龙湾路口,沿路倾泻而下的洪水,冲得车头往下游横向移动,只能硬顶着水流向上游去,到了泽蒜峪路口,车窗外简直是一片汪洋,通往观景台的路两侧山崖上先后滚落3块1吨左右的石块,索性一块被行道树挡住,一块被护栏拦住,另一块形状不规则,正好躲开我的车尾,此地不宜久留,果断下山。但雨云集中在沿途的区域,雨刮开到最快也无济于事,车外情况几乎看不见,山洪淹没了半个轮胎,顺山势横穿公路而下,下坡行驶还要踩油。西瓜大的石块在路上滚动,凭着记忆和隐约的树干反光猜测洪水下的公路,还有几处较深的坑洼必须躲开,车轮碰到石块必须赶紧调整方向躲开,山洪冲不动的大石块停在路中间,溅起很高的水花,必须躲开这些障碍。半个多小时才开到石门村。经过205国道,水深超过半个轮胎,几次险些熄火,有很多车熄火停在水洼里,又是一番挣扎才回到家。次日,组织党员抢通那条穿村公路。雨季过后,也是党员带头把几处塌方的石堰修整起来。我这根针,虽然体积微不足道,但是很坚硬,从不惧怕任何困难。

现在,我到了新的岗位,白塔镇簸箕掌社区,必须牢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谱写新的篇章。夹山村,我会常回家看看,让党员、群众的心里妥妥的,暖暖的。我的故事很平淡,但实在地装载着我的初心和使命。我打算继续全力以赴地完成我的任务。

我是一块铁,一小块铁,到基层去,锻炼为钢,打磨为针。

我是一根针,目标明确,一扎到底,走到人民的心里。

我是一根针,竖立起来,一杆旗帜,为人民指向光明。

我是一根针,梳丝为缕,聚拧一绳,做通党员群众思想工作。

我是一根针,点刺拨闪,专治心病,祛除“等靠要拖赖瞒慵懒散”。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博山分局驻村第一书记 吕希鸿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