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我国农村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最鲜明底色,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红色则是其振兴的强劲动力。近年来,各地在事关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上越来越重视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对红色名村的打造,依托红色资源强堡垒、重转型、巧治理,以红色基因特有的引导力、督促力和向心力为当地乡村振兴加油助力。各地要创新“红色+”新模式,既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一“堡垒”,也要深耕产业发展,点线面做好“融合”文章,充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因子”。
建好强班子,组织赋能安装“红色导航”。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党组织是“一线指挥部”,班子政治素质、能力高低、视野境界如何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成效。要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的凝心聚力作用,坚持以“红”增信,坚定振兴理念,坚持“红”字引路,传承优良传统。以滴灌式培训为乡村“关键少数”补钙赋能,进而强化政策观念、优化发展思路。村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是盘活一地资源、带动一方组织、壮大一村经济的关键因素。要深化“头雁”培养工程,为村庄发展立好“顶梁柱”,选好“当家人”,锻造一大批能打硬仗、堪当重任的“头雁方阵”,为打好乡村振兴“关键一仗”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用好新农人,科技助力配置“红色引擎”。伴随着红色旅游、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争相涌现,“科技芯”日益领航振兴路。越来越多以“农创客”“土专家”为代表的新农人,日益展现出在产业发展、结构升级、致富增收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为乡村振兴增添无限科技“智轮”。欲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大力传承和弘扬当地红色文化,唤醒红色“乡愁”,让新农人由“在外谋生”变“返乡创业”,以过硬专业和精湛业务激发农业科技“乘数效应”。同时,搭好舞台让“乡味”更浓,引导创业园区、合作社充分吸纳返乡创业项目,为人才提供更多用武之地,激起引领致富的干事激情,通过“能人”携手,走出一条高端化、特色化的振兴之路。
打响硬品牌,产业致富加固“红色底盘”。人民在乡村振兴这场硬仗中既是参与者,更是最大受益者。要把群众立场看做“工作考场”,将群众意向当成“发展靶向”,做到一人一户精准施策,补齐共同富裕过程中最短最难补的那块板。红色基因是精神更是动力,以产业兴带动村民富是必行之路。要依托“以红促农”政策开发产业新模式,针对土地、市场、资金等问题,向思想上的顽瘴痼疾开刀,对行动中的因循守旧叫板,为传统产业元素赋予国际化、科技化表达。通过土地流转、公司化运营打破红色资源与产业融合壁垒,以文化感染力升华品牌内涵,打响红色产业品牌,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产业升级带来的实惠。
乡村振兴作为一场矛盾挑战兼具的攻坚战、持久战,各地要继续将红色资源嵌入其中,蓄足迎难而上的“冲劲”,铆足一以贯之的“韧劲”,咬定目标不动摇,把准问题不放松,让产业、人才、生态红利充分释放,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