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师四十七团二连特产
2023-08-14 15:54: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红枣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在雄奇巍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南,有一个小县城座落在沙漠边缘,这就是新疆和田市墨玉县,这里也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所驻地。全团与墨玉县穿插接壤,零星分布,形成各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嵌入式发展的格局。

  四十七团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高度,深刻领会新时期党中央对兵团提出的新要求,紧抓北京市对口支援和兵团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时机,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本着“边疆共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原则,与周边县乡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

  丁细凤是四十七团二连的居民,她现在帮姐姐丁桂梅打理红枣店。丁细凤介绍,过去的墨玉,经济并不发达,条件艰苦。如今生活在团场里,感觉格外的安心和幸福。2005年,姐姐在兵团支持下干起了红枣生意,当时什么都不懂,完全是一个新手。二连的领导听说了此事,非常支持丁桂梅的理想,认为这是一个积极创业就业的榜样,帮她牵线搭桥联系技术人员,引导丁桂梅学习红枣的培育和种植。几年后,在兵团的帮助下,丁桂梅成立了自己的红枣加工厂,年景好的时候红枣能卖到十七八块一公斤,年收入20多万。

  富裕后丁桂梅没有忘记团场的居民们,她成立了“良田益友专业合作社”,在7乡2镇的范围内,招收员工种植红枣和深加工。目前,她的合作社里有员工70多人,其中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去年,她的耕地规模扩大到了500多亩,为此她还专门请了师傅进行红枣的修剪、育种、种植、加工培训,越来越多的员工可以走出去自己创业。丁细凤说:“姐姐常说,是二连造就了我,现在条件好了有能力了,我要回报二连,回报乡亲们”。

  像丁桂梅这样在部队带动下富起来的人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四十七团在发挥种植技术优势的同时,还积极为为地方各族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每年有200人次的技术职工为相邻乡村农民修建枣树,指导田间管理,为他们解决红枣、棉花种植技术上的难题,促进地方农民增收致富。此外,四十七团与周边7乡2镇签订了兵地交融共建协议书,通过举办文艺联谊活动,篮球友谊赛等活动,积极丰富百姓的业余生活,同时也让老百姓了解兵团,亲近兵团。

  2010年团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兵团党委表彰为“民族团结模范进步单位”,2012年二连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团场党委被表彰为“兵团创先争优先进团场党委”,2013年,团场被四部委和自治区党委表彰为“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先进单位。

  时光荏苒60载,在几代军垦戍边人的努力下,官兵与地方群众“同饮一渠水,同走一条路,共顶一片天”,建立了各民族朝夕相处、休戚与共、团结和睦的兵地关系。部队官兵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为和田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老百姓们根据部队官兵身上无数广为传颂的感人事迹,赋予了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沙海老兵。“乐于清平、甘于坚守、勇于牺牲”的精神代代传承,更被百姓们称为沙漠里“活着的胡杨”。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