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周坊村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全镇涌现了1652名革命烈士,辖区内有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黄道指挥部旧址等5个省文保单位,2021年周坊村被列为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第二批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自2018年换届以来,我和村“两委”带领周坊村群众锚定红色发展方向,共建红色名村,铺就了通往共同富裕的红色道路。昔日的小山村是如何实现美丽蝶变的呢?今天我想为大家讲述周坊的红色发展经验。
支部引领,锚定周坊发展红色方向
周坊村离市区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交通不便、物资短缺使得这里的物价比市区都要高上不少。村中6308.3亩的水田一直是村里人的命根子,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和外出打工获得。
2018年,村“两委”确定了“发扬红色资源”的工作思路,决定依托周坊独特的红色资源走乡村旅游、共同致富的路子。但年久失修的红色遗迹和村中破败的基础设施显然是周坊红色旅游发展的拦路虎,怎样筹集资金解决这一问题成了我上任后最关心的事情。
正当大家伙儿为资金问题发愁的时候,2021年,周坊村被中组部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此后,省、市、区三级的政策和资金都开始向周坊村倾斜,周坊镇党委专门召开周坊镇红色文化暨乡村振兴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导、历史专家共同编制“周坊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周坊村的红色发展之路加速铺开。
目前,全村共有200名村民以话剧演出、农家乐土菜馆、保洁服务、大巴车营运等方式参与到红色旅游产业中来,实现了向新型农民的转变,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不足1万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3万元,村里的红色资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村民收益。
整合资源,发动村民共建红色名村
解决了政策、资金和规划问题之后,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征求大家对村庄规划的具体意见,比如主街道房屋外观要统一刷成哪种样式、红七连广场周围的墙上可以画什么图案、村史馆的二楼要展示哪些内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心里越发期盼周坊村的新变化。
统一思想认识后,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村民们积极响应村委会的号召,一起参与到遗址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清理、房屋美化的工作中,短短8个月的时间,村容村貌就有了很大的改观,周坊红色旅游具备了像模像样的硬件设施。这次硬件设施修建共投入各类专项资金100多万元,聘用本村村民120多名,共为他们增加了6万多元的收入。
一边搞着硬件设施,我们一边考虑着要给游客们看什么玩什么,村里的红色故事太多了,哪个老人都能讲上几句,但是零零散散不成体系,要想让周坊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必须把代表性的周坊红色故事集中提炼出来,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为此,我带领村干部在全村开展了一次“拉网式”普查,深入挖掘周坊暴动、红七连成立等历史背后的红色故事,将他们串成生动的讲解词、排演成特色话剧和主题微党课,使红色遗址更加鲜活立体。同时,我还动员村中革命烈士后代加入讲解员队伍和周坊话剧社,让他们亲自讲述和演绎父辈的经历,使周坊的红色故事更加动人。
来参观的游客都夸我们讲解得专业,其实周坊的讲解词是村民们集思广益一起写出来的,讲解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周坊人,不仅如此,周坊村的红色遗迹修缮、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红色旅游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都由大家伙儿一起完成,能让周坊的红色文化被更多人知道,大家都干劲十足。
周坊村
文旅融合,铺就共同富裕红色道路
红色名村初具雏形,但如何打响品牌,将“红色的基因”转变成“绿色的发展”和“金色的收获”,成了大家苦思冥想的课题。
为此,周坊村成立了周坊文化旅游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鹰潭新旅程旅行社展开合作,推出“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广场—红七连广场—黄道指挥部旧址—邵忠邵棠烈士墓”旅游精品路线。以此为契机,周坊的红色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仅2021年,周坊村就承接了鹰潭市第十、十一小学师生、新四军研究会等30多个社会团体20000多人的参观游学。讲解员、话剧演员、保洁员们日渐忙碌了起来,农家乐、土菜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兴旺,周坊村民共增收3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地壮大了起来。
未来,周坊村将同方志敏干部学院展开深入合作,建设方志敏干部学院周坊研学基地,进一步打响周坊红色研学品牌。同时将引进企业投资对周坊红色产业进行公司化改造,解决粗放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标准不统一、经营不规范等管理问题,从而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村民持续增收,让乡村振兴红色引擎释放更大的能量。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周坊村党总支书记 邵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