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骆驼湾一号院前留影。本报记者 崔现芳 摄
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习近平
初秋的太行山区,清凉宜人。记者从河北省阜平县城出发,驱车沿蜿蜒的柏油路西行,四十分钟后抵达大山深处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
从村口望去,月牙状的村落依偎在群山脚下,岭上时有白云飘过;一栋栋太行山居风格的新房,在绿树掩映间错落有致;马路两边的格桑花缤纷鲜妍,村民们怡然自得地在农家乐或山边果园、菇棚里忙活着,让人顿生回归田园之意。
骆驼湾村所在的阜平县属革命老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又在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内。这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道路狭窄崎岖,基础设施落后。6年前,村里常住居民以留守老人为主,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土豆、玉米和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来到海拔1500多米的骆驼湾村,走访看望困难群众,在这里向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勉励干部群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
6年多来,按照总书记指示精神,在河北省各级党政部门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骆驼湾村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优质食用菌、水果产业和农家乐、民宿等生态旅游业,晒出了亮丽的脱贫成绩单:2013年建档立卡时贫困人口189户、447人,2018年底下降到1户3人,贫困发生率由79.4%下降到0.5%;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50元,增长到2018年的11239元。
骆驼湾村已经摘掉了“穷帽子”,村庄环境和群众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大山里许多年冷清寂寞的小村庄,终于激发出新活力、迎来了新曙光。
精准脱贫育产业
2012年前的骆驼湾村,全村247户人家分布在9个自然村,最远的距离中心村7公里山路,最小的只有4户8口人。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除了面积狭小的水浇地之外,剩下的大都是用石头块垒在山梁上的“薄田”,人均耕地仅1亩。主要作物为一年一收的土豆和玉米,村民平时散养点猪和鸡,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部分村民农闲时会上山刨些药材补贴家用。
“山高沟深龙泉关,乱石滩里挣钱难。脱贫致富虽然很难,但我们有信心。”龙泉关镇党委书记刘俊亮说。镇里邀请相关专家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帮助村民拓宽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骆驼湾村天蓝水绿,空气质量非常好,这样的环境产出来的香菇大概率是优质香菇;骆驼湾村夏天正午最高气温也不超过30℃,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冬天雪景优美,山泉形成的冰瀑能保持到来年3月,加上距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不远,有着巨大的旅游潜力。
于是,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山下发展食用菌种植、山上种植新型果树的产业脱贫思路,就此确定。
六七年过去,骆驼湾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骆驼湾村南的低缓山坡上,分布着一排排罩着黑色遮阳网的食用菌大棚,共有75栋。龙泉关镇副镇长、骆驼湾包村干部曹建平介绍,这是由公司牵头对200亩荒山河滩进行改造而成,采用“政府+金融+科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的模式,每年种植香菇117万棒,销售收入约600万元,农民增收200余万元。100余名劳动力可实现月均收入2000元。
种植苹果、樱桃、药材,也是骆驼湾村致富的新手段。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流转土地700亩,分别种植高山苹果、优质核桃300亩、樱桃100亩、林下药材300亩。果树挂果前,承包公司给村民每年每亩地补助1000元,挂果后实行利润五五分成。平时,村民还可到果园进行套袋、施肥、锄草、采摘等打工挣钱,每天可获得工资80-100元。如此农户就有股金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的三项进账。
骆驼湾村还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水资源、毗邻天生桥景区等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激活生态旅游,吸引大量游客。村里有68户村民与北京寒舍公司合作开办农家院,农户把闲置的农家院租给公司经营,户均年增加租金收入1万元。民宿产业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90人就业,人均务工年增收达到2万元。
产业兴旺让骆驼湾村民扬眉吐气,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憧憬。
人居环境绽新颜
2012年那个冬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骆驼湾看望贫困群众,村民唐宗秀挽着总书记的手臂、走过黄泥墙的画面,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唐宗秀家当年破旧低矮的泥土小屋,如今已变成青砖灰瓦的新房子。这是一座太行特色新民居,6间大瓦房,小木格窗改成了保温的双层玻璃窗,宽敞明亮。作为骆驼湾村首批“住房改造提升户”,2016年11月初,唐宗秀搬进新家,了却了多年愁事。
“要不是政府补贴,俺这辈子哪能住上新房?”今年74岁的唐宗秀老人告诉记者,新房面积90平方米,建房花费20多万元,自家出了不到5万元。“如今房子大了,4个成了家的闺女要回来,家里有地方住。”
唐宗秀家的变化正是骆驼湾村容村貌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3年之前,骆驼湾村大部分村民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坯房,几十年间没人翻盖过新房。要实现整体脱贫,改善人居环境无疑是一场硬仗。
县里和乡镇通过聘请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总体规划,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和棚户区改造,整村推进住房改造提升工程。经过各种补贴后,村民翻修一座50平方米的新房,一般仅需自己投资2万元左右就能完成。截至目前已为223户村民实施改造提升工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21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全村家家都翻建了新房。
“真正是青石瓦、小披檐、木条梁、花格窗。”曹建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改造后的房屋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室内有厨房、卫生间,实现集中供水、供暖,村民彻底告别了背山泉水、靠木柴取暖、使用旱厕的生活。
2013年前,骆驼湾村只有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扶持下,现已修通了长5.2公里、宽12米的二级路,连通382省道,大大提高了通行条件。
村庄环境的整体提升改造也在同步进行。村内全部实现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环境绿化和安全饮水;农村电网、通讯基站、光纤宽带实现全面升级;村里还建起幸福院、文化广场、大戏台、农家书屋、银行网点和公共厕所,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以前村里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各方面的设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说。
返乡创业涌活力
今年35岁的返乡青年刘永刚,经营着村里一家农家乐和一家烧烤店。过去村里穷,他从2003年起就在北京打工,其间认识了同在北京打工的安徽姑娘翟艳玲。翟艳玲说起第一次到骆驼湾村的情景记忆犹新:早晨出发,一路3次转车,到村时天已经黑了,“村子里破得不行,山路坎坷难行,走在街上石子硌得脚生疼。”她当时心想,将来绝不在骆驼湾定居。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骆驼湾村考察后,刘永刚受到极大鼓舞,意识到家乡即将发生大的变化。2013年他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骆驼湾创业,“那年我想着赶紧把我那个老房子翻盖了,正好赶上2013年危房改造,政府给两万八千块钱补贴,加上自己打工攒下的积蓄,盖了10间平房,有餐厅、有住宿,开起了农家乐。”
坐在烧烤店里,刘永刚神采奕奕:“这个店是我创业以后的第二个店,今年五一刚开张。也不用雇厨师,我自个儿都会,县里旅游局每年都会拉我们出去培训。夏天我做点烧烤什么的,冬天就变成火锅了,流水高的时候一天能有3000多元。”而他的媳妇翟艳玲,安安稳稳在村里当起了老板娘。
任二红也是村里返乡创业青年,20岁就到北京打工,在北京他开着两家暖气店。瞅准机会,2015年5月他把暖气店转了出去,回到了骆驼湾村。依靠政府补贴、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房屋,开起了农家乐。
今年,任二红把农家乐出租给一家旅游公司,租金一年4万元。他自己腾出手来,开了个超市。“平常一天的流水是1000元左右,高的时候能到八九千。像五一那天人真多,打开的冰柜门基本上就没有关上过,这个人打开刚拿完饮料,那个人就又去拿了。一整天啊,从早上九点多开始,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多,我和我媳妇两人一天下来什么也没顾上吃。”任二红站在收银台前,高兴地对记者说。
随着骆驼湾乡村游人气的聚集,昔日沉寂的山村热闹起来。很多年轻人开着汽车回来了,有的开农家院,有的开超市,有的承包了食用菌大棚种起香菇。曾经只有老人留守的村庄,因为年轻人的归来,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近些年全村累计有80多名年轻人回乡创业。
昂扬进取有精神
“咱们的居住环境好了,生活环境也变好了。最明显的变化是,老头老太太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村里的一个库房门口原来有个碾子,老头老太太冬天没事就坐在那儿一溜儿,家长里短就这么闲聊,基本上冬天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夏天也是,吃过午饭以后,老头老太太就在那路边打扑克牌。现在基本上没有那种情况了,大家都忙得顾不上了。”任二红跟记者分享他的观察体验。
是什么让老人们“忙得顾不上”了呢?在村“第一书记”刘华格看来,是村脱贫产业的整体开发——餐饮、民宿、零售业所提供的服务岗位,以及村保洁、绿化等公益岗位几乎吸纳了留守村中的全部剩余人口,真正实现了“人人有活干,户户无闲人”。
每日从龙泉关镇骑电动车来骆驼湾山货土产店上班的赵海英深感变化之大:“以前没有挣钱的地方,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好了,你们可以去村里的露天饭店‘回家吃饭’看一看,六十多岁的妇女,不论是打扫还是帮厨,都能挣钱!”在赵海英看来,骆驼湾里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叔大妈们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精神抖擞、脸上都带上了笑容。
的确,相比于村广场上的小吃街,“回家吃饭”的特色不仅在于地道的家常菜,更在于“人”——从烹饪到服务,忙碌其间的大多都是彼此相识多年的老姊妹。
记者在火炉前找到了正在烤制煎饼的72岁老人顾宝青。2012年习总书记在骆驼湾走访的第一户,正是唐荣斌与顾宝青夫妇的家。老人的旧居如今修旧如旧,成了骆驼湾最具纪念意义的景点之一。随着露天饭店“回家吃饭”的开张,顾宝青主动为露天食堂提供了烙制“摊黄”等本地面食的全套炊具,也一并带来了已渐渐“失传”的烹饪手艺,每月领取工资2000元。顾宝青趁着烹饪间隙对记者说:“每天到这儿干活,身体好像比原来还强嘞,再也没有这儿疼那儿疼了!”
73岁的五保老人韩来福,年轻时给庙里画过壁画,前些年,他靠着每月四五百块救济金过日子,常常拎着壶酒,在大街小巷闲游荡。今年他主动找到刘华格,向她要活儿干。他现在每天在村大戏台的一角负责在草帽上写字、卖草帽给游客。谈起自己思想的转变,韩来福老人望着焕然一新的文化广场,感慨地说:“形势变了,思想也要跟着变,现在,有业才算有家!”
“随着富民产业的兴起、住房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不仅摆脱了物质贫困,更实现了思想脱贫、精神脱贫。”阜平县委书记刘靖说。村民由之前的“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参与包棚种植、务工就业、发展农家乐的多了,闲暇时到文化广场娱乐、到农家书屋学习充电的多了,乡风文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