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窑洞住新房 小康路上黄花香——走访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坊城新村
2021-01-22 09:0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于存龙 武龙龙 本报记者 周静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0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 新华社发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牵挂。2020年5月11日,总书记来到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进农村、看基地、访农户,这是总书记时隔3年再次来到山西考察调研。

  忘忧草,脱贫宝

  在云州区西坪镇万亩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黄花产业发展情况。当时正在地里除草松土的村民们,看到总书记来了,兴奋地围拢过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大家攀谈起来:土地是不是流转了?一亩地能给多少钱?加上务工,一年下来能挣多少钱?

  村民们告诉总书记,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500元,在这里做工一天能挣150元。这些年,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听了村民的介绍,望着眼前充满希望的田野,总书记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称赞“小黄花大产业”。总书记的肯定,让现场的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黄花又名忘忧草,云州区是我国黄花菜的主要产区之一,富锌富硒的火山土,孕育出五瓣七蕊的“大同黄花”。老百姓算过账:种1亩黄花的收益相当于种10亩玉米,1斤黄花能顶得上1斤猪肉的价格。

  “从北魏开始,这里就种黄花,但由于种黄花见效慢,采摘时间短,对劳动力和晾晒场地要求高,没能形成规模效益,农民是守着金产业却赚不来‘金疙瘩’。”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世贵说。

  总书记在云州区调研时殷切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总书记的嘱托,使云州区干部群众坚定了发展黄花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信心。

  云州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云州区努力把党的好政策,变成老百姓的好日子。黄花种到哪,水利机井就打到哪,晾晒用的水泥场就铺到哪,农业保险、技术指导、烘干设备购置等政策补贴就覆盖到哪。截至2020年底,全区黄花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值9亿元,助力1.5万农户走上小康路。

  走在云州区万亩黄花基地的“忘忧大道”上,两侧喷灌滴灌设施齐全,冻土下孕育着新一年的勃勃生机。曾在地头聆听总书记讲话的黄花种植户、志海黄花合作社负责人杨旗说:“现在我们这儿的黄花名气响了,卖得也火,价格一路高涨,不少外省客户直接到地头拉菜。”

  搬新居,娶媳妇

  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宽阔洁净的道路两旁,一排排红顶白墙、整齐别致的农家院落映入眼帘,墙上书写着“搬迁全凭政策好、脱贫永远感党恩”等标语。坊城新村是易地搬迁村,2018年开始入住以来,村民依靠发展黄花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全部脱贫。

  67岁的白高山老人住了大半辈子窑洞,他没有想到,扶贫搬迁让他家时来运转,这两年喜事不断:30多岁的儿子娶上了媳妇,他也抱上了孙子。更让白老汉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总书记来到了他们家!

  老人回忆说,当时总书记一进门,就对着墙上的“精准帮扶政策明白牌”看,他的老伴焦凤兰向总书记汇报,这些好政策都享受到了。来到里屋后,总书记坐在炕沿上,和白高山拉起了家常。“农村过去要收提留款,现在不仅不用交钱交粮了,国家还给咱们钱。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回忆起和总书记在炕上促膝谈心的场景,白高山至今依然激动不已。

  白高山的儿子白利军说,搬迁前,全家人都挤在土窑洞里,遇上大雨,就得赶紧堵窟窿。10年间他先后相亲10多次,全都吹了。“不怪人家看不上咱,谁愿意住在破窑洞里?”2018年搬过来不久,白利军就找到了媳妇,还在村技能培训中心拿到了焊工证,成了抢手的技工,日工资最高300元。白利军的媳妇也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母婴护理培训班,2020年白高山全家收入超过7万元。

  2017年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整村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第二年,白高山所在的大坊城村和同样贫困的西咀村合并搬迁到现在的坊城新村,200多户人家每家都有了一套71.5平方米的带院落的平房,洗澡、做饭、供暖全都用上了天然气。“搬迁两年不到,村里共娶回来20来个媳妇。”白老汉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

  好日子,天天过

  “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总书记的深情牵挂,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奋斗目标。

  虽然室外温度零下20摄氏度,可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建设工地依然热火朝天。产业园占地600亩,即将启动运行,以加工黄花菜、黄花酱和有机杂粮为主。“我家以前向游客零散卖些土特产,夏季游客多,一天最高能卖两三百元,产业园建好后,收入肯定还要往上涨。”白高山激动地说,“我们搬家了,致富了,好日子,天天过!”

  这些天,听说黄花产业园要招工,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打电话报名。坊城新村带头人刘世贵说,现在村南边有医药园区,北边有忘忧农场,加上新建的产业园可提供150多个就业岗位,彻底斩断了返贫的可能,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

  挨着产业园,利用地下泉水资源设计的忘忧湖水系公园已现雏形,建成后将成为现代种养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地标。坊城新村第一书记陈巨文说:“村里现在没有一个闲人,都在忙着发家致富。”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总书记的话语如阵阵暖流,温暖着所有人的心田。据云州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万亩黄花基地内,黄花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唐家堡村,该村种了4200亩,人均2.9亩。为践行总书记嘱托,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功能,去年夏天唐家堡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地头开展服务,清晨5点出工,连续干了50多天,协调收购,组织运输,干的是“小贩子”的活,苦是苦一点,却把中间利润留给了农户,农户每亩增收1000余元,全村累计增收298万元。

  为提升科技水平,黄花基地与中国移动、中国农科院、中北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了5G智能采摘机器人,今年将应用到生产中。此外,新近建成的黄花公园和油菜花基地,连同附近的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将为发展乡村旅游赋能。

  “既能种黄花挣钱,又能去企业打工,还能端上旅游饭碗,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坊城新村村民刘有仁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