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一个只有62户286人的小村庄,在短短10多年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
当年村民“战天斗地”的场景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这个面积仅0.47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年吸引游客600万人次,2020年,全村实现销售额10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0万元,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这几年,周边模仿袁家村做民俗旅游的村不少,其中不乏斥巨资打造的,但成功者寥寥。袁家村飞速发展的动能是什么?长盛不衰的秘诀又是什么?3月25日,记者来到袁家村寻找答案。
当天天气乍暖还寒,天空飘着小雨,并不太适合旅游。可上午10点,记者站在袁家村口古色古香的牌坊下,看到的却是游客络绎不绝,热闹程度堪比黄金周。
上世纪七十年代袁家村村貌。
“真到节假日,就摩肩接踵,走不动路了。”袁家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创战笑着说。接受采访前,他刚送走一批30多人的考察团,还有50多人的团队已在村部等候,留给记者采访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多分钟。
随着袁家村声名鹊起,每年都有两三千批次的客人前来参观考察,有全国各地的,也有国外的,袁家村俨然成了陕西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村史馆是一座很有历史感的红砖小楼,来到村里的游客往往直奔人气最旺的老街,大多忽略了它。而所有前来考察的人,都会先到这里看看,试图破译袁家村的成功密码。
袁家村小吃街上游人熙熙攘攘
“袁家村的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几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改革的力度促进发展的速度。”在村史馆,王创战指着墙上的一张张老照片,边走边介绍。
上世纪70年代的袁家村,还是个“点灯没油、耕地没牛、干活选不出头”的“烂杆村”。全村37户人家大多居住在破旧低矮的土坯房里,其中有15户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坑窑里。1970年,24岁的郭裕禄成了村里的当家人,带领全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户户有余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扬起了袁家村改革发展的风帆。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建成砖瓦窑等村办企业,将土地承包到户,发展果品产业。到2000年,袁家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600元,集体资本积累达到1.8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袁家村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新任村书记郭占武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考察、研讨,形成转型发展共识: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另辟蹊径挖掘关中地域文化、发展民俗旅游,赢得了优先发展红利。2012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130万人次。
袁家村一直走在改革创新的路上。为避免文旅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他们突破村域边界,“进城出省”多业态融合发展“飞地经济”,立足乡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产业“棋盘”越来越大。“截至目前,已在西安、宝鸡、咸阳陆续开了17家城市体验店;位于青海、山西、河南、海南的‘袁家村’也相继建成开业。”王创战自豪地说。
离开村史馆,王创战风风火火地赶着去接待客人,村党总支副书记师馨一成了记者的“新导游”。她是一名年轻的选调生,因喜欢袁家村干事创业的氛围选择留在村里。她告诉记者,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从70后到90后,非常有活力。
漫步在村里熙熙攘攘的老街、小吃街、酒吧街上,很难想象这个产值数十亿的庞大产业集群居然没有专职的管委会。10来个村干部既忙村务,又身兼管委会的职责,两套班子一套人马。
今日袁家村俯瞰
“村里通过制度设计,把农民培养成经营主体,用股份合作的方式,调节收入分配,把所有村民的利益绑到一块,大家都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村民自我管理,比专职的运营团队管理更有效。”师馨一说。
为避免一家挣钱、家家跟风的恶性竞争,袁家村在发展旅游产业之初,就规定经营项目不能雷同。比如小吃街上,卖羊血汤的只有一家,卖酸奶的也只有一家。各类经营项目有好有坏怎么办?村里通过成立产业合作社,股权分给村民。
第一家酸奶合作社成立的时候,村民都不肯入股,党员干部带头投入1000元,当年年底分红900元。此后,村民在入股这件事上,唯恐落于人后,现在村里共有30多家合作社,记者看到不少店门口都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社员名单、股金多少。以年产值高达3000万元的酸奶合作社为例,社员已经发展到140人,每个人的姓名明明白白地写在店门口的牌匾上。
“支部定出路,党员帮农户”是袁家村的制胜法宝。在党的农村政策指引下,村党总支始终立于改革发展潮头,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思路。
“一人富不算富,共走致富路”是袁家村的成功秘诀。通过合作社调节收入分配,在保障集体利益的同时,兼顾每家每户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与时俱进,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袁家村人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小吃街一角
链 接 >>>
小吃街上探“真经”
袁家村有条100多米长的小吃街,挤挤挨挨分布着98种特色小吃,乍一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可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吃街,十几年来接待游客上千万人次,既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投诉,也没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持续为村民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食品安全,是袁家村的一块金字招牌。尤为让人惊叹的是,十几年前小吃街开门迎客时,村里定下的诚信经营规矩,全体村民自觉执行至今。
小吃街上转一圈发现,烙面、酸辣粉条、粉汤羊血、臊子面等小吃目不暇接,每家不重样,一家一品,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用的都是袁家村油坊生产的菜籽油。村副书记师馨一说,这是小吃街开张时村里定下的规矩,为的是从源头上把控食品质量和安全。
3月25日上午10时许,“厚德麻花”门口,购买者排成了长队,几名身着民俗服装的妇女正忙着搓麻花,一名妇女站在翻滚的油锅前,麻利地将麻花生坯放进油锅。她告诉记者,这一锅油120斤,成本就要1700元,每隔3个半小时整锅油必须换掉,因为经科学测算,滚油4个小时后就会产生有害物质。虽然“厚德麻花”2元一根,是市场价的双倍,但生意却越来越好,一间小小的麻花店,一年毛利竟超过百万。
除油以外,小吃街所有店家所用的面粉、辣椒、醋等原料,一律由村里作坊统一供应,不允许私自从村外采购,违反者一律取消经营资格。村里每月还组织食品卫生大检查,得分最低的停业整改。
“自己家人吃啥,就卖给游客啥,保证没有二样。”一名小吃店店主的话,道出了小吃街长盛不衰的秘诀,也从一个角度说出了袁家村成为网红打卡地背后的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