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 新华社发
今年2月25日,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乡亲们,早早地来到村会议室,等待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直播。当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时,村会议室沸腾了,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看着激动人心的瞬间,大伙的思绪回到了终生难忘的2013年11月3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访贫问苦,在村民施成富家的木楼前,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从此,“精准扶贫”理念从十八洞村走向全国,成为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十八洞村进村道路前后对比。 新华社发
精准扶贫,拔掉“千年穷根”
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苗族村落,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因村旁山中有18个天然溶洞,故名十八洞村。山高沟深路难走,阻碍了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步伐。2013年,全村939人有贫困人口53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6.76%,年人均收入仅1688元,村级集体经济为零。
“2013年以前,十八洞村可谓‘四大皆空’:没有思想,脑袋是空的;没有人气,寨子是空的;没有产业,口袋是空的;没有老婆、家庭是空的。”说这话的是麻辉煌,他是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镇长,也是十八洞村第三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精准扶贫”开始以后,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先后选派了3轮21名干部驻村帮扶。麻辉煌介绍,2014年春天,花垣县委向十八洞村派出第一批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到村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修路。“可是,当时有村民竟拦住挖掘机,不让施工,说他们不要路、只要钱。我们给贫困户送去耕牛,让他们发展生产,没想到他们将牛以每头3000元的价格卖掉了。”
这些人,这些事,让驻村工作队认识到,精准扶贫,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扶贫必须先扶志。
2014年以前,十八洞村班子成员学历低,三分之二为贫困户,难以担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任。在当年换届中,十八洞村推行“双述双评”,把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班子。从此,党员干部的引领能力显著增强。村里修路占地没钱补偿,党员龙太金站了出来,说了一句“从我家先挖”;村里建腊味车间需要用地,老支书石顺莲自愿让出承包地……
十八洞村顺势推出“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制度,定期举行村民道德评比,群众踊跃参与。每年11月3日举办扶贫晚会,对优秀村民予以表彰,用身边人、身边事鼓舞人、引领人。就这样,村民的精气神上来了,喝酒、打麻将的少了,发展产业、投身公益的多了。当年因不准电杆架在自己田里而大闹村部的村民施六金,在村里修建停车场时,无偿让出1亩多地。村民龙进则把外出挣钱的事丢在一边,回村参加修路、改水。2014年以来,全村村民累计义务投工5300多个,自愿让出和调换承包土地136亩。
人心齐,泰山移。2017年,十八洞村摘掉了贫困帽。2018年,十八洞村由一个交通闭塞的深山穷村,变成交通便捷的旅游打卡地。2019年,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家家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全村33名大龄青年成功“脱单”。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8369元,村集体收入210多万元,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业营收超过1200万元。
昔日村里有名的“懒汉”龙先兰现在是养蜂大王,带动118户562人一起养蜂,家庭年收入50多万元。去年3月,龙先兰喜得千金,他给孩子取名“龙思恩”,寓意脱贫不忘党的恩情。
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麻辉煌(左)与返乡大学生施林娇(中)一起直播推销土特产。 新华社发
首倡之地,探路首创之为
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对十八洞村提出殷切希望:不仅要实现自身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8年过去了,十八洞村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2018年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孙中元说,精准扶贫前,十八洞村的扶贫对象由基层干部“毛估估”,扶贫资金也是“天女散花”。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持谁”,是十八洞村面临的第一道考题。
十八洞村边干边总结,探索出了贫困户识别“七步法”和“九不评”标准。“七步法”是指,脱贫对象要经过户主申请、群众票决、公告公示等7道程序;“九不评“则是规定了城里买了商品房、阻挠公益事业建设、在村修了三层以上楼房等不参与贫困户评选的9种情形,据此精准识别出的136户贫困户、533名贫困人口,家家户户都服气。
2014年,花垣县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在全县推广“七步法、九不评”。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精准识别流程时,也参考了这一做法。从此,贫困数据实现了到户到人,步入“滴灌式”精准扶贫新阶段。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持谁”的问题解决后,十八洞村开始探索“怎么扶”。村里多山少土,人均耕地只有0.83亩,脱贫之路到底怎么走?十八洞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走出了一条跳出十八洞村发展十八洞村,创新产业发展的路径。
十八洞村附近的山上原有的野生猕猴桃品质尚可,但一直是不值钱的野果子。驻村干部深入调研后认为,“野果子”如能产业化,一定会成为“金果子”。而要实现产业化,必须闯过缺地、缺钱、缺技术三道关。
办法总比困难多。技术上,牵手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资金上,利用财政帮扶资金与当地龙头企业共同成立花垣县苗汉子果业有限公司;土地上,打破区域限制,从县农业园区流转1000多亩土地,打造了猕猴桃“飞地产业园”。
猕猴桃挂果的2017年,村里贫困户每人分红1000元。到2020年,建档立卡户人均能分到1600元。花垣县苗汉子果业公司董事长石志刚说:“十八洞村的猕猴桃,已经卖到了国际市场,红心猕猴桃最高一斤36元,带富效应越来越明显。”
创新来自激情,有为来自初心。8年的战贫斗困,十八洞村党员干部以不辜负“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创造了可资借鉴的鲜活样本和生动经验。
仲夏时节,十八洞村新建的腊肉厂已经开工,空气中弥漫着烟火与腊肉的香味。山泉水厂每小时可下线1万瓶山泉水。“苗寨网红”施康在直播间滔滔不绝地开讲,开播7个月粉丝暴涨12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十八洞村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探索创新永远在路上。”麻辉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