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宛如进了大果园、大花园,满目绿水青山,鲜花盛开。打洛村靠近边境,是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混居地。从龙利小组到曼蚌小组,但见房舍俨然,流水潺潺。传统的傣族干栏式建筑最通透,龙利小组党支部书记玉儿囡说:“下雨时一家家廊檐下穿过去,淋不着。”
半年前村里还是另一番模样——家家户户院墙高耸,彩钢瓦遮得严严实实,大白天推开门,院里都是黑洞洞的。玉儿囡说,各家“小天地”里脏兮兮乱麻麻,反正整洁与否外面也看不见。其实傣寨传统没有院墙,顶多扎个竹篱笆,防牲畜毁坏花草瓜菜。后来村民有钱了,一家看一家,院墙不知不觉越建越高。
今年1月,州委组织部工作专班进驻打洛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拆围墙和彩钢瓦成了群众议论的焦点。这个说“没了围墙丢了东西谁负责”?那个讲“一来一去都是钱,政府补那点不够啊”!
工作如何突破?还得党员干部带头!玉儿囡带头拆了自家围墙和彩钢瓦,曼蚌小组的老党员也跟着干。村干部还带着村民到外面参观,有人去了勐腊县勐仑镇的城子村。当年城子村工作也推不动,后来4名党员、4名小组长和4名妇女带头,群众才跟着一起干起来。勐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工作专班成员陈鹏说:“抓工作要典型带动,还要其他村寨一起联动,一对比动力就来了。”果不其然,一个月,曼蚌和龙利都拆得清爽了。
村寨里不见了围墙和彩钢瓦,硬化、美化也跟上了,垃圾清运系统建起来,一眼望去,赏心悦目。玉儿囡说:“老寨子的格局又回来了,不压抑不憋闷,村民们说喘气都好喘了。”在打洛村几个小组转转,一条边疆党建长廊的美丽环线呼之欲出。
不只是样子好看,在党员干部带领下,打洛村“一村一品”的水果产业红红火火,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村庄环境整治后,工作专班组织了烹饪、缝纫、旅游接待等培训,提升村民能力素质,这回没费什么劲,村干部的话村民更愿听了。
拆墙激活了乡村治理,“边民富、边疆稳”的底子更牢靠。一年来,西双版纳全面推进抓党建促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怎么促的?州委组织部部长雷洋说:“打洛村就是只鲜活的‘麻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