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丰”景 | 田头长出10个亿元产业
2022-08-19 16:4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倪敏 本报通讯员 廖玉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截至今年5月,全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轮换顺利完成,18.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工作队员全部选派到位,力量组合科学搭配,人才效能得到发挥。

  本报推出“驻村‘丰’景”栏目,全方位、多层次报道他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动作,展现田间地头的丰收图景、父老乡亲的幸福表情,不断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激励全国乡村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是广西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钦州市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注重由“选优派强”向“管训促用”转变,推动全市396名驻村第一书记、691名驻村工作队员扎在村头、干在一线,激发党建领航乡村振兴新活力,带领群众走好人才聚、支部强、产业旺的乡村振兴路。截至6月底,钦州市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6000多万元。

  盛夏,走进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白花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面墙的彩绘,绿水青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等内容生动呈现。水泥路边,行道树郁郁葱葱。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上,老人在凉亭里纳凉闲谈,小孩在滑梯上嬉闹。

  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道路坑洼、经济落后的贫困村。结合白花村村情,县交通局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翊航发挥交通部门优势,以土地整治项目为抓手,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带领白花村顺利脱贫。

  攥紧前任的接力棒,去年,县交通局新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叶峰志奏响了“振兴曲”。今年38岁的叶峰志责任心强,人也勤快,带着村干部对脱贫户逐户“过筛子”问诉求、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他将村屯间大小支路连线成网,让公共基础配套再上新台阶,还为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规划小花园、微田园、微菜园,让白花村成为四季花开、风光秀美的振兴示范村。

  白花村是钦州市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钦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坚持精准定村、精准派人、精准学习、精准管理,把党务政法部门干部派驻软弱涣散村,经济科技部门干部派驻经济薄弱村,农业政务干部派驻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

  按照先定村、再定人原则,钦州通过逐村摸底,对301个脱贫村、95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和66个面上村、62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式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同时,清单化列出市级17项、县级21项、镇级14项、选派单位13项管理责任事项,精准精细做好驻村工作队“选管用”,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以昂扬斗志、过硬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在2021年度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钦州市获评“优秀”等次。

  建强村党组织是摆在驻村第一书记们面前的一大关键任务。在浦北县官垌镇垌口村,驻村第一书记石维剑带领村干部们建强鱼协会党支部,把支部牢牢建在产业链上,带动养殖户550户,其中脱贫户55户、253人,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上取得实效。

  钦州用好“党建+”法宝,在全市993个村党组织中设置党委17个、党总支部411个、党支部565个。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推动“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建强龙门陈皮党支部、佛子和睦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等产业型党组织58个,培育“乡土人才型”党员493人。同时,在镇村之间设立244个党建工作站,工作站承担了督促指导、监督落实、综合协调、收集民意四项职能,帮助村干部提素质、长本事、干实事。

  “我刚到村那会,我们那里垅自然村没有产业,连一条像样的硬化路也难找。”在钦州市委组织部“我的驻村故事”主题交流会上,钦南区那思镇定蒙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家才回忆奋斗历程。陈家才和村干部反复调研,因地制宜打造600亩“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修通1.5公里产业致富路,金灿灿的百香果成了致富的金果果,基础设施完善了,群众腰包也鼓了,村级集体经济更强了。

  为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促进产业兴旺、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钦州按照“市级示范培训,县级全覆盖轮训”原则,持续创新培训机制,创新开展“我的驻村故事”主题交流活动,县级每季度1次、镇级每月1次开展主题交流,分享工作经验,激发工作灵感。

  截至目前,在驻村帮扶队伍的共同发力下,钦州已新增培育灵山鱼苗、沙陶、浦北陈皮、红椎菌、香蜜黄皮、钦北金花茶等10个亿元级产业。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