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起奔跑”,打造更闪亮的乡村振兴招牌——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
2023-04-07 09:0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刘凤双 聂伟 通讯员 孟洁瑾 成华 余建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华溪村俯瞰。新华社发

  王祥生(左)直播带货。 新华社发

  采访对象: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 王祥生

  2019年初春时节,大山深处的华溪村,万物复苏,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出发,乘飞机、转火车又换汽车,穿过一条条隧道、跨过一座座高山,来到这里调研“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情况。

  时间的年轮滚滚向前,如今的华溪村发展得怎么样了?最近,记者在总书记同村民话家常的小院,见到了刚从浙江安吉学习归来的王祥生。

  群山环绕之下,干净整洁的院落中,一张圆桌、几个石凳。围桌坐定,王祥生迫不及待分享了总书记来视察时的情景,细数了华溪村近几年的发展变化。

  记者:王书记您好!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不顾山高路远,换了多种交通工具来到咱村。请您讲讲当时的场景和心情。

  王祥生:我们村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镶嵌”在群山之间,土地分布零碎。过去,村民一年到头在“巴掌田”“鸡窝地”里刨食,收入很低、生活很苦,是比较典型的贫困村。总书记越过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

  总书记还踏着湿滑的台阶,前往贫困户谭登周家看望。老谭60多岁了,外出务工时受了重伤,老伴又患有慢性病。曾于2016年脱贫的谭家,2018年又因病返贫。见到总书记的老谭很激动,用手比划着说:“要不是政策好,我坟上的草都这么高了。”总书记握着老谭的手说:“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的好。”总书记的真情融在了话里头,让现场的我们都很是动容。

  总书记走进老党员、脱贫户马培清家时,已是下午五六点钟。他握着马婆婆的手,亲切地向她和家人问好。看到谷仓里装满粮食,厨房里挂着不少腊肉,了解到他们家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管护中药材基地等实现稳定脱贫,总书记脸上露出了笑容。在马婆婆的院子里,总书记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等围坐在一起,话家常、聊变化、谈愿景。

  那时候,我们种下的黄精才刚刚冒芽儿。总书记详细询问了黄精的产量、功效、行情,又问我们:“这个产业选准了?”我和当时的乡党委书记异口同声地回答:“选准了!”总书记满意地说,选准了就把它发展好。

  当总书记坐车离开我们村时,我站在总书记上车的地点,待了许久,想了很久。脑子里不断重复着总书记的嘱托,思考今后工作怎么开展,如何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变成我们实实在在的幸福图景。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时见到总书记的喜悦和激动,也确实一点一滴、逐渐转化为我们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和动力。从此,4月15日就成为我们村的一个重要的节庆日。每年我们会隆重举行分红大会,延续喜悦,品尝发展的甜蜜。

  记者:一个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很难的。可我们看到,中蜂、黄精、脆桃等产业如今都在华溪村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强村富民的一条条“支撑腿”。请您分享一下你们村的“产业发展经”。

  王祥生:因地制宜很重要。我们村2万多亩森林为蜜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中蜂产业,市场前景良好且符合实际。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草本中药材,我们村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黄精生长,以前老百姓经常上山采挖野生黄精食用,也有在房前屋后种植黄精的习惯。2018年,中益乡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反复论证选定黄精产业,并率先在我们村打造了200亩黄精产业示范基地。这几年我们扩大发展规模,如今全村已有730亩黄精。

  我们有个理念是很清晰的: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只卖初级产品肯定不够。为此,我们建立了“村+企+户”黄精种植合作机制,完善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链条的最远端,一头是苗,我们搭建了10亩黄精育种温室大棚基地,培育了200万株种苗,不仅保证了自己的种植需求,还能大量对外销售。春节前这几天,订购电话响个不停,根本不愁销;另一头是产品,我们与企业合作研发黄精系列产品,建成黄精面条、黄精桃片生产车间,提升了黄精的市场附加值。去年,我们的黄精面条成功销往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1个国家和地区。

  之所以选这个产业而不是那个产业,也是有讲究的。比起“从有到优”的中蜂和黄精产业,我们的脆桃算是“无中生有”的样板。我们先是到跟我们村海拔、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去考察,初步选定几个品种后,再请专业机构进村科学研判,最终确定现在的脆桃品种。为保证口感,我们坚持使用有机肥,还定期将土壤送专业机构检测,土地缺什么营养补什么。现在我们村的脆桃种植面积达158亩,线上礼盒销售与线下采摘相结合。去年,脆桃产业总收入达49万多元。就连桃花也能赚钱,吸引游客来观光,还为蜜蜂产业增加了一种优质蜜源。

  产业要少走弯路,人才支撑也很关键。为此,我们村的每个产业都交给专人来负责,像村里的种植大户、村干部、驻村干部等,由他们来提供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智力支撑。举个典型的例子吧,驻村干部晏雨露是土木工程专业出身,没有相关产业的技术和经验。我们组织他外出培训,加上乡产业办公室给他提供指导以及自己钻研,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村很受欢迎的“土木专家”,研究的确实也是“土和木”嘛!近年来,我们以产业分包到人的方式,倒逼村干部主动学习钻研,培养了一批像晏雨露这样的“土木专家”,产业长远发展的底气足了。

  记者:今天的华溪村,“两不愁三保障”已不再是痛点,但大家都很关心的是如何绑牢“防滑链”,让大家不再像曾经的老谭那样脱贫又返贫呢?

  王祥生:我们在乡村振兴路上快速奔跑的同时,也时刻不忘绷紧防返贫这根弦。2020年春节,村民马世怀突发疾病,如果不及时就医,很可能会丧失劳动能力,进而返贫。为此,我们村“两委”班子大过年的时候聚集到一起,为他专门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上表决通过:拿出一笔钱,送他就医。因就医及时,马世怀的身体已经慢慢恢复。

  这笔钱来自“两不愁三保障基金”,这是我们村为防返贫专门设立的。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乡亲,村联合社在劳务用工和效益分红中,向重点关注群体倾斜。与此同时,探索建立兼顾股东、困难群众、村集体三方利益的共享机制,把村联合社利润的60%用于社员分红,30%纳入“两不愁三保障基金”,10%作为村集体公益基金。

  老话说得好,“有钱好办事”,防返贫归根结底还是要“兜里有米”。所以,我们与乡上的其他6个村集体联合成立“益起奔跑”公司,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推动公司制度化、专业化、市场化,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新增长极”。截至目前,“益起奔跑”公司已经为群众分红200多万元。

  村集体要有大方向,村民也要有小目标。村民老陈过去是个懒汉,因为酗酒,差点把家给弄散了。我们动员他入股集体公司,还指导他种管黄精。尝到产业甜头儿的他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动力,现在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自发义务打扫初心小院、初心广场,风雨无阻。我们要挖掘更多这样的典型,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凝神聚气防返贫、抓发展。

  记者: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听说今年以来,您已经跑了不少地方。包括这次到浙江培训,您有怎样的思考和收获呢?

  王祥生:每年年初,乡上会让我们提交一份“任务清单”。对照清单,乡上有针对性地对我们开展个性化的主题培训,也会精挑细选一些点位,让我们出去走走、看看。

  外出学习要学什么?我的问题是非常清晰的。虽然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村在重庆小有名气了,但与浙江余村这样的全国名村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一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家可能一下子就会联想到余村。如何将华溪村具象化、标识化?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恳请报社一起来帮忙提炼、总结。

  解题的答案不够清晰,那就到行动中去寻找答案。在走动交流中,我们村干部的思路逐渐被打开。这不,前几天,我们去重庆酉阳县花田乡,那里通过盘活苗绣等非遗文化,将苗绣手工作坊开到村民家门口,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这一下子就“点亮”了我的思路。两地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但发展背后蕴含的道理是相通的。今年,我们要重点挖掘村庄和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资源,总结提炼出更具个性化的标签,对标全国其他名村,走好乡村振兴路,打造更闪亮的华溪招牌。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