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团系列观察一:新技术怎样变成了“金钥匙”
2023-04-28 09:0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周妍 林华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重庆巫溪团团长黄振霖(右三)在尖山镇大包村讲解马铃薯绿色高效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

  青海省达日县和治多县团团长宋仁德在玉树州良种繁育推广中心鉴定后备种公牛。

  4月,春耕。一批科技特派团又更新了工作动态。

  重庆巫溪团团长、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黄振霖领到了新课题,今年重点推广马铃薯产业绿色高效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此时,也是牦牛产犊旺季,青海省达日县和治多县团长、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宋仁德来到示范户家里,给小牛犊量体称重,测定基础资料。

  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工作开展一年以来,专家们送去产业强、农民富的“金钥匙”,平地、高原、山林、牧场处处都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强业的钥匙:既要育出良种,也要打出品牌

  把责任扛起来,推动160个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掉队、赶上来,是科技特派团的政治使命。专家们到基层后,走访调研、问诊把脉,帮助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环县是甘肃省重要的肉羊生产基地,全县羊的保有量300多万只,然而肉质平平,卖不上价钱。科技特派团调研发现,问题出在饲草上。环县团团长、定西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彦明介绍,当地老品种大燕麦亩产草量300到400公斤,抗旱性差,天不下雨长不出苗是常事。科技特派团引进“定燕2号”新品种,能长到1.3米,比原来品种高出20厘米,亩产青干草达600公斤。

  “今年准备把试种面积扩大到3000亩,主要用于繁育良种,大约能产500多吨种子,明年就能把新品种扩大到5万到6万亩。”在刘彦明的工作清单上,除了扩种燕麦新品种,还包括引进苜蓿、青贮玉米和甜高粱,到时将极大改变环县饲草质量,用好草养好羊,助力环县打出肉羊品牌。

  想要赢得市场竞争,补上技术、设施的短板固然重要,营销、品牌等软实力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很多科技特派团在技术和品牌上协同发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在专家们的助力下,重庆巫溪洋芋的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到35.6万亩。巫溪团团长黄振霖认为,品牌是引领农产品消费、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力量。她组织科技特派团到北京学习,考察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中国农机化研究院等有关农产品加工研发的做法,希望把巫溪洋芋的品牌打响。

  去年4月,黄振霖联合相关部门召开了巫溪洋芋品牌推广研讨会,围绕巫溪洋芋如何产业化与商业化进行探讨,制定了包括名厨厨艺秀、特色美食体验和网红直播带货等活动在内的推广方案。8月,科技特派团举办了好吃洋芋品鉴活动,邀请专家和大众评审“盲吃”25种洋芋,最终选出了兴佳2号、华颂7号、中加2号等10个好吃品种。黄振霖说,“这次品鉴会是一次筛选会,也是一次巫溪洋芋的品牌推广会。”

  助农的钥匙:眼前增收益,长远提素质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团开展工作以来,成效立竿见影,基层干部群众对科技特派团纷纷点赞。

  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中和村村民陈语堂,在东兰县团长、广西河池市蚕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廖先谋的帮助下建立了家庭农场。陈语堂有200亩桑树,廖先谋运用桑枝叶畜牧家禽饲料化技术,把养蚕剩余的桑叶做成鸡鸭饲料。一年下来,每亩桑树增收近300元,而用桑枝叶喂养的灵山鸡、瑶鸡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每斤价格多卖10元。吃到“科技红利”的陈语堂对“师父”廖先谋连连夸赞。

  既帮助农民鼓口袋,也帮助他们富脑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是科技特派团“四个明显提升”的目标要求之一。

  贵州剑河县磻溪镇高坝村村民彭在植,这两年从养殖转行种丹参。第一次种,没经验,种上之后发现成本很高,尤其是除草,不到100亩地除草人工费近10万元。

  科技特派团的专家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生物环境、土壤、水、海拔等条件,制定了解决方案,建议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除草成本,还协助彭在植申报“定制药园”。由于“定制药园”在选址、种植规模、品种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专家们对项目申报的流程、实施内容及合作社发展前景做了详细分析,并出具权威报告,还帮助建立药材质量追溯体系。跟着专家做表格、填数据,彭在植开始入门了,他懂得了要利用政策条件发展产业,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质效。

  为了让科技服务覆盖更多的农民,不少科技特派团建立了线上沟通机制。贵州务川团建了若干个微信群,将相关部门、专家、乡村干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等全部纳入。“在海拔900米到1200米的地方,移栽哪种花卉可以存活?”“昨天下村开展服务,发现部分李子树的叶子蔫了,请专家们帮忙!”微信群里,一个问题抛出,随即便有专家“接单”解答。单次线下培训只能容纳几十人,线上问答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农民们纷纷夸好。

  推广的钥匙:抓住关键少数,让“邻居”来说话

  与数字打交道、与土地对话,是科技特派员的长项。然而,在160个县推广新技术,不仅关乎专家们的专业水平,还考验着他们做农村工作的本领,不少专家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碰过壁。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农牧民有惯性思维。”一开始,内蒙古四子王旗团团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志萍的大麦新品种推介并不顺利,当地人依赖老乡的留种,即使种性退化、效益不高,也不敢尝新。“只要我们建起示范田,拿事实说话,我相信会有更多农牧民选择新品种。”

  最终,东八号乡韭菜沟村书记周长青拿出100亩地打配合战,种下了新品种——蒙啤麦5号。原来村里大麦的亩产籽量只有200斤,新品种达到了500斤。刘志萍对接下来的推广工作充满了信心。

  “农民最听谁的话?农民最听他邻居的话。”3月在福建南平举办的科技特派团团长培训班上,一位授课专家的观点引发了各位团长的共鸣。专家们认为,从当地党员干部和种养大户等“关键少数”入手,通过他们带头做示范,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草场退化,牛羊越养越多、越养越瘦,出栏率降低曾是青海曲麻莱县、治多县、达日县的通病。针对这一情况,宋仁德提倡种草养畜、冬季补饲。“我们原先自认经验丰富,根本不信专家那一套。”曲麻莱县秋智乡加巧村村民尼玛才仁说。

  高效养殖方法不被牧民认可,宋仁德并没有放弃,苦口婆心说通了多位示范户。他带着技术员在海拔4800米的牧场一住就是好多天,每天都忙得嘴唇发紫。牦牛高效养殖示范户、玉树市巴塘乡上巴塘村牧民俄格的变化最明显。他家的200亩草场过去养了40头牦牛,每年只有4头牛出栏。现在通过种草养畜、冬季补饲的方法,只养35头牦牛,每年却能出栏6头,年均纯收入增加8000元。宋仁德和牧民们算经济账,“每年补充饲草料,一头母牛虽然增加了300元成本,但在出栏的时候,净收益能够增加1000多元。”摆事实讲道理,看到身边的人受益,原先犹豫的牧民态度转变了,思想观念也更新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