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021年,山西省着眼破解“人才如何下到基层、如何留在农村”难题,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两年时间,该计划为全省1.9万个村每村招聘至少一名30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到村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播下了发展种子。
日前,记者深入山西太原、吕梁、晋中等地走访,实地观察“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的实施路径和实际效果。
出台优惠政策,让你愿意来
9月2日下午,烈日炎炎,记者走进太原市清徐县清源镇温南社村,一下子仿佛走进了一个大工地:马路被铲了一层皮,村民和工人忙着整修路牙和沟渠,为摊铺沥青路面做准备。“咱村去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很快就要收官了。”村党总支书记李萌1993年出生,2019年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20年通过人才招考来到温南社村工作。因工作出色,2021年3月被选举为县党代表,10月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2022年温南社村成功创建为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宝贵的资源。据清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贺艳志介绍,清徐县共招聘了170名硕士研究生到村(社区)工作,其中有15人任村党组织书记,1人任村党支部委员,123人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2人当选县党代表,12人当选县人大代表,5人担任县政协委员。
2020年,太原市先行探索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太原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赵志良介绍,组织部门抓住全市大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契机,单设农村、社区岗位,通过综合素质测评、面谈等方式,引进一批30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省“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启动后,对于各县(市、区)未覆盖的273个村(社区),通过事业编制专项招聘形式予以补足。今年6月,太原市印发管理办法,将2020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村工作的研究生,全部纳入“乡村振兴万人计划”进行统筹管理。
山西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全省“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现场推进会上交流
“‘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的内核是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会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留住人,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而其中‘沉得下’是前提条件。”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隽说。为了让大学生“愿意来”基层扎根,情感和心理上有归属感,山西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共同研究“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管理、培养、使用政策体系。省级专班推动建立了“减上补下、借编使用、逐步归还、市级兜底”的编制调剂机制,全省统筹市县乡事业编制2.2万个。
推出“成长套餐”,助你干得好
“到村做什么、怎么做,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8月31日上午,吕梁市汾阳市栗家庄镇田村村“两委”办公室主任任静对记者说,2022年6月到村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利兵就将数字乡村治理平台搭建相关工作交给她。村里先后投资建设的亲子农场体验园、甜瓜采摘基地、禹河风光民宿等文旅项目,也让她参与其中。
汾阳市栗家庄镇田村“两委”办公室主任任静(左一)向专家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
在汾阳,为了让全市205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对基层工作找到新思路、打开新局面,该市制定了《市镇村三级干部队伍“导师帮带制”实施方案》,进行“一对一”帮带。汾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程利强介绍,汾阳市财政投入200余万元,统一为每位到村工作大学生配备一台电脑、一间办公用房、一套党报党刊等“六个一”保障机制,支持他们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同时指导到村工作大学生扎实开展制定一个自我规划、走访一遍基层群众、记录一本民情笔记、写好一份调研报告等“八个一”活动。目前,汾阳市到村工作大学生已走访联系基层群众7万余人次,帮办实事好事1500余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0余起。
今年3月,吕梁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吕梁市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办法(试行)》,对“到村做什么、怎么做”作了回应,要求到村工作大学生发挥好党建工作承办员、理论政策宣传员、村务民生办事员、账务管理报账员、集体经济助推员和基层治理网格员“六大员”作用,大学生须在乡镇(街道)培养锻炼半年,参与乡镇中心工作,半年后安排到村。
“大学生到村以后,如果不持续抓在手上、反复放在事上练,就难以融入进去,不能深入地参与村里的工作任务,就不能很好发挥作用,违背我们招聘的初衷。”山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寇金海表示,到村工作大学生坚持“县级招、乡镇管、村级用”,“县编乡用”、专编专岗。其中,鼓励到村工作大学生担任村报账员、管理公章等,是山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的一次变革。截至目前,全省11个市全部制定了管理办法,以县为单位开展了任职培训,进行了设岗定责,并落实了工资薪酬和待遇保障。
奉上“服务绿卡”,把你留下来
“两年多来,镇里来了30个年轻大学生。孩子们有活力,让农村工作活起来。”9月3日,晋中市祁县东观镇党委副书记赵宏刚告诉记者。
“孩子们”,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对到村工作大学生的称谓;“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人才”,是山西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牢固树立的理念。山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徐永峰表示,把大学生纳入人才服务保障范畴,既要让大学生有干事创业的舞台和工作成就感,也要坚持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清徐县建立人才“服务绿卡”,硕士研究生在县域内买房,可持网签备案合同申领一次性补贴10万元;利用现有资源改善居住条件,高标准规划179套人才公寓、盘活现有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依托乡镇打造人才交流会客厅等,为大学生交流合作、组团带动村庄发展提供机会。吕梁市统筹投入11.5亿元用于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着力解决到村工作大学生居住难。
今年5月1日,忻州市原平市举办青年人才婚恋专场暨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以原平市到村工作大学生、教师等单身青年人才350余人为主体,同时邀请70余名忻州市其他县区未婚到村工作大学生参加,吸引约1.6万人前来现场参与。目前,忻州市已有287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当地成家。
“这些孩子素质高、悟性强,上手快、状态好,工作上一点就通,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工作的生力军。”清徐县徐沟镇党委书记张君说,大学生们留了下来,在收获成绩与成长的同时,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清晰可见的变化。
山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李晋陵教授一直关注着“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在他看来,这项计划的推进实施,有效解决了农村人才缺少、发展乏力、治理薄弱等问题,集聚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人才优势,为年轻干部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广阔天地,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解决了一批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推进山西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