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村里话丰年
2024-09-19 08:25: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记者 杨钰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生灵万物依赖上天保佑,子孙后代承蒙祖先保佑,丰硕的秋天到来了!”9月14日,伴随一首悠扬轻快的《喜歌》,天津市民族乡村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隆福寺村拉开帷幕。

  场上,民族舞蹈热闹欢腾,满语歌曲动听悠扬,滚铁环、砸方宝等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正酣;场下,蓟州区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们有的制作手工扇,有的现场吹糖画,有的用石磨磨汤圆;移步农产品展区,农家核桃、板栗大小均匀、颗粒饱满,芝麻酱、芝麻香油散发香气,驴肉、腐乳等特色美食引来游客驻足。

  9月,乡村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在第7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前夕,记者来到隆福寺村,了解满族村历史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村村民欢庆丰收的动人场景。

  擦亮特色民族村名片,立足文化是关键

  鄂温克族的明克与妻子此次受邀来到丰收节活动现场,“以前只知道北京的隆福寺,没想到天津也有同名的‘宝藏’民族村,让我惊喜的不仅是丰收节的欢乐气氛,更有隆福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别致的满族风俗。”明克说。

  满族人口占一半的隆福寺村三面环山,村南有关东河潺潺流过。村西北坐落着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从隆福寺出发,驾车15分钟即可抵达。隆福寺村满族村民的先祖大多因管理行宫或修建东陵而迁居此地。

  村口处,一座实木彩绘、青瓦结构的牌楼高耸伫立,牌楼上以满汉双文书写着“隆福寺村”字样。顺着主干道满族风情街往前走,各色花样的满族剪纸点缀白墙之上,规划整齐的新旧民居分列两侧。代表满族文化的小旗帜随风扬起,给村里增添了几抹满族风格的亮色。

  若要进一步了解村庄发展沿革,便需去往丰收节活动场地右侧,即2023年年底建成开放的隆福寺村民俗陈列馆。活动当天,天津市满族研究会会长佟阜功站在馆前的一处残碑处为游客介绍:“这块碑是乾隆九年为纪念在这里敕修隆福寺行宫而立的。”隆福寺村因地处清代皇帝祭祖进入陵区必经的通道,为方便祭祀,乾隆皇帝便在村北修建了驻跸行宫,遗憾的是行宫在民国年间被毁,如今仅存基址。

  馆内以清晰历史线条勾勒了孙各庄乡与该村自有人定居起到当下的发展演变历史。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展陈的若干藏品,记录的村史往事,许多都是村民杨芳所挖掘。

  杨芳退休多年,他祖上曾因管理和看护行宫迁到隆福寺村定居。杨芳回忆,曾经一位外国友人问他,“为什么这里的满族人没人会说满语,也没人会写满文?”这深深地触动了杨芳。而作为村民,他也深感有责任传承乡村文脉,于是开始潜心搜集整理和隆福寺相关的满族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材料,使村史与相关满族习俗得以在陈列馆中再现。

  “‘嘎拉哈’是满族传统游戏,沙包一抛,嘎拉哈再一抓,我们小时候就这么玩。”杨芳回忆中的童年游戏项目,在此次丰收节活动中也成为趣味比赛项目中的一项,人们在游戏带来的欢笑声中,重拾乡愁,体验满族文化的民族风情。

  中秋“遇上”丰收节,团圆景里秋收忙

  “来尝尝新鲜的湿核桃!”64岁的赵玉清在丰收节活动现场给自家核桃进行宣传。种了20多年核桃和板栗的他,是村里的种植大户。

  正值秋忙,家里的40多亩地单凭他和老伴自然忙不过来,往年只能花钱雇人收,今年采摘正好赶上中秋假期,家里小辈们纷纷“回巢”,一家6口齐上阵,穿梭在密匝匝的果树林间,没几天时间,已经将大半个果园采摘完毕。

  “三秋大忙,全家上场”,昔日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秋收的忙碌场景,在今年这个丰收季重现。

  摘果、去青皮、烘干、分类……赵玉清和家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流程,“今年核桃生长后期雨水多,产量比去年还要高。”赵玉清估摸了一下,“今年40多亩地的核桃和板栗,加起来产量可以到16吨,按照1公斤20元的价格,今年可以收入30多万元。”他笑着说。

  这边丰收节活动进行正酣,村里另一边,果丰绿源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长海也忙碌不已。合作社里的大片空地已被核桃填满,10多位村民正在从事不同工作:清理坏果、脱皮去壳、打包捆扎等。据于长海介绍,合作社现已有社员153户,几乎囊括了隆福寺村所有农户,并辐射到蓟州区周边村庄,核桃果园1000余亩,每年年产百余吨。

  不同于种植大户、合作社的“大手笔”,种植散户依然是村民中的大多数。比如赵玉林家的6亩地,主要是他和老伴在打理,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是:摘下核桃果后,带青皮的1斤不到2元,但如果是去皮果,一斤便可卖到10元。为帮助村民解难题,村“两委”在2020年便出资购买了3台核桃剥壳清洗机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有了这个“神器”加持,核桃附加值得以大大提高。

  果园里种出“致富果”,村民脸上自然喜洋洋。隆福寺村发展林果经济,促进村民致富增收,赋予了村民乐享丰收的实际内涵。

  文化赋能农文旅,节庆搭台加把力

  每逢谈起村里农文旅发展前景,隆福寺村党支部书记石金生总是兴致勃勃。他总结了隆福寺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三大优势。

  “首先,隆福寺有满族文化为根基,紧邻清东陵,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其次,在区委统战部、区民委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实施‘十个一’工程,目前已完成民俗陈列馆、满族风情街、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广场的建设,未来还有提升满族特色民宅、编纂蓟州满族故事书、推出满族文化美食等项目要依次完成;最后是留在乡村的年轻人,他们经营着民宿、露营等新型业态,有很多‘夫妻档’嘞!”

  村民赵玉林这一家,老一辈专注于核桃板栗、蜜蜂养殖等,儿子儿媳负责经营民宿、加工蜂蜜并完成农特产品在民宿的二次销售。

  “客人们很喜欢带点核桃、蜂蜜回家。”儿媳方艳辉说。她与丈夫经营的隆跃满民宿,位置优越,恰好在村内主干道一侧。经营方式上,年轻夫妻也巧用心思,比如餐饮方面,钻研创新“满族八大碗”,让游客吃出“舌尖上”的文化;在增加仪式感、体验感上下功夫,店内提供款式多样的满族服饰租赁,并提供拍摄服务,兼顾游客“出片”需求;另外,情绪价值与知识价值的供给也不能少,讲解熟悉村庄历史和满族文化,增强游客旅游获得感。

  类似方艳辉这样以服务理念主导民宿经营的年轻村民还有许多,在隆福寺村的每家民宿中,几乎都可享受到均等服务。而理念的嬗变并非一朝一夕,石金生回忆,年轻人经营民宿已是村里民宿业态的“2.0”版本,在此之前,从2014年开始,村里便有“农家乐”的存在,而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文化赋能的重要性。

  隆福寺村保存一座传承百年的清代满族民居。丰收节当天,古民居对外开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万字炕”“索罗杆”,糊在外的窗户纸,吊在房梁上的婴儿摇篮……古民居的每一处都记录着满族这个依靠狩猎、渔猎而发迹民族的文化符号,每一步都撬动着满族文化的密码。目前,古民居的讲解重任都由年轻的民宿经营者承担,而在石金生的蓝图中,古民居未来将全天对外开放,并交由专人打理,届时,这一古建与古村将更好释放它的文化魅力。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