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累计清理虚牌1.68万个,依法取消证明事项等137项
●统筹组织、宣传、社会工作、农业农村等25部门力量,制定28条措施,完善为基层减负工作常态长效机制
本报西宁讯 (通讯员 青组)“社区减负是一道加减法,减的是超出职责的行政负担,加的是服务居民的主业重担。”“会议少了、文件少了、检查也少了,现在我们能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深入牧区了解群众所需,走进群众家中办实事。”在青海,一名名村(社区)干部切身感受着减负以来的工作变化。
近年来,青海扎实推进为村(社区)基层减负工作,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让村(社区)干部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建立三张清单,让“大车”卸载减负。印发《村级组织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工作事项清单指导目录》《村级组织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清单指导目录》和《村级组织减负事项清单》,通过三张清单落实村级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村级组织权责边界。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清理无内容、无保障、超出职能范围的虚牌1.68万个,依法取消117项由基层出具的涉及群众办事创业事项和20项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西宁市进一步明确市、县、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权责范围,创新建立“有诉必应马上办”基层服务模式,把部门的事情交给部门办,有效减轻街道社区权责不对等的负担。黄南州对12家州直单位备案事项进行联合审查,将最终确定的38条备案事项归整为挂牌、上墙、制度、事务等四个重点类别,并对超备案范围给村(社区)摊派工作任务、增加工作负担的情况进行通报。
建立村情档案,让“小马”轻装上阵。全省以县为单位,按照统一要素、统一标准的形式建立“村情档案数据库”,全面整合村情概况、村级组织、村干部队伍、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村集体经济、村级治理等6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和基础数据,依托“数字组工”平台,实现基础村情数据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共建共享,有效解决“报表乱飞”“同一套数据多头要、反复报”的问题,把基层干部从表格中解放出来,用数字化手段为基层干部赋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海北州海晏县精文减会,建立审核报备制度,文件会议数量同比减少28.9%和37.5%,统筹督检考,相关事项同比下降34.5%。海西州推行“多会合一”“一表多用”等制度,工作方式由“请上来”变为“沉下去”,日常工作由包村领导到村进行统一调度和督导,乡镇一级综合调度会每周不超过1次,最大限度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检迎评中解放出来。
建立保障体系,让干部激情干事。加大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力度,2023年省级财政拿出9400万元用于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报酬,建立优秀村“两委”班子奖励机制。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聘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2024年继续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聘34名乡镇(街道)公务员和60名事业编制人员,有效树立了“付出有回报、干好有发展、扎根有保障”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通过机关党组织联村、党员联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果洛州进一步建立各级领导干部下沉联点制度,大力推行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和“三清三直三现场”工作要求,推动各部门变“下达任务”为“同题共答”。海东市乐都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用现场办公代替“文件办公”“会议办公”,减少反复协调和“文来文往”。
建立长效机制,让减负取得实效。进一步统筹组织、宣传、社会工作、政法、发改、公安、民政、司法、财政、农业农村等25部门力量,建立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研究制定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28条措施,从推进党建共建联建、优化基层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加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村(社区)组织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优化基层治理和服务资源配置等5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为基层减负工作常态长效机制。把基层减负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党政群机构考核评价内容,倒逼减负责任落地落实。在省级及各市州主要媒体显著位置,放置为基层减负“码上减”二维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原标题:三张清单厘清权责 村情档案数据共享
青海:“大车”减重助“小马”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