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专题培训既有料又有效,对我这个组织系统‘新兵’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带来了认识提升、精神滋润,提升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培训班方式灵活、内容丰富,短短的几天时间总觉得看不够、学不够”……时值金秋,福建省三明市一场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的盛宴正火热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精神,今年以来,三明市委组织部分7期举办全市乡村振兴系列专题培训班,对42名市县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和232名乡镇(街道)分管党建的副书记、组织委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同时,围绕茶叶、乡村文旅、小吃等特色产业,抽调80名有产业基础、发展较有潜力的村党组织书记和100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进行示范培训,并带动县乡举办培训班800余期、培训4.3万余人。
坚持以精准“滴灌”输送“补给”。培训班聚焦“需什么、训什么”,在办班筹备的过程中,综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学员培训需求,力求做到量体裁衣、精准精细。着眼“要什么、给什么”,引入案例交流、情景教学、结构化研讨等模式,通过课堂教、实地看、专家讲、学员说等多种形式,满足学员多样化参训需求。围绕“缺什么、补什么”,邀请专家名师、业务骨干、产业能人、先进典型“传经送宝”,着力为学员补齐理论与业务短板。
专家作辅导,上好思想政治“第一课”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系列专题培训班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课”,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精心安排课程,引导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和新要求,从理论解读到具体实践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发力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用好改革创新这一利器。”市委党校教授从重大意义、成效经验、重大举措、方法论、根本保证等五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阐述,引发学员广泛共鸣。
如何把党性这个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牢牢夯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围绕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从“党性和人性的统一”这个独特视角切入,把“什么是好干部”“好干部的成长路径”讲深讲透讲活,为学员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党课。学员们纷纷表示,对新时代好干部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注意加强党性锻炼,系好“每一粒扣子”,一以贯之把共产党人的标准铭于心、践于行。
磨好刀才能砍好柴。“通过这次培训,发现以往工作中出现认知不足、落实不够有力的问题,大多是因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改革攻坚的精神。”听了四川省旅游学院教授关于“乡村振兴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独到讲解,宁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嫦珠感慨道。针对部分学员反映“对上级政策的把握和运用上不够精准”的问题,专题培训班还先后邀请高校学者,农业农村、组织、财政、文旅等相关部门业务专家,以及茶叶、文旅、小吃等特色产业领域“带头人”,面向学员释疑解惑,帮助他们进一步厘清政策难点、业务盲点、工作堵点,蓄满能量跑好乡村振兴这场“接力赛”。
案例进课堂,让先进典型“说战法”
“你们引进的台湾青瓜品种销路这么好,有什么技术要求?需要什么气候条件?能不能引到我们这里来种?”清流县赖坊镇赖武村党支部书记赖清发刚下课,就被邻县的几个村党组织书记团团包围,请教案例交流中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冒热气,是基层培训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专题培训班注重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作用,锚定基层最关切的问题,每期从参训学员中选取2-3名先进乡镇(村)代表上台讲经验、教方法。他们中有通过抱团发展整乡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有借助乡村旅游走出振兴新路的、有健全机制实现有效治理的……通过“学员讲给学员听”“学员做给学员看”,以“共情”达到“共振”实效。
外乡嫁入的媳妇如何变成了村里的“当家人”?大田县广平镇元沙村党总支书记翁慧梅的故事颇为励志。翁慧梅上任的这几年,瞅准了茶产业这个方向,带领干部群众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积极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在“一片小小茶叶”中闯出富民强村之路,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对她的案例分享,沙县区南霞乡龙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昌盛深有感触,“只有把村情摸准、把资源用好、把产业做实,村集体才能源源不断造血、群众的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宁化县河龙乡积极探索“书记星级化管理”机制,乡镇党委根据村党组织书记任职年限、上年年度考评等次、表彰奖励等制定评价标准,给予1-10个等级定星,并与评优评先、绩效奖励挂钩,锻造出一支能打仗、会打仗的乡村振兴“主力军”。如何做好“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道大家普遍面临的“必答题”,一些乡镇党委副书记豁然开朗,指出“河龙经验”让正在探索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他们,有了新的方向。
现场学经验,到基层一线“取真经”
八九月的白天,太阳依然热烈而张扬,只是风里多了些许秋的气息。一个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处处基层党建示范点、一帧帧产业兴盛实景、一场场现场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现场,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边学边比,脚下的黄泥、浸透的汗水,也阻挡不了学员们“求学取经”的热情。
典型就是最直观、最鲜活的教材。系列专题培训班将课堂拓展向外省特色地区,搬到田间地头、社区小巷、产业园区,组织学员分批分组走进四川成都郫都、都江堰、温江、崇州、蒲江以及本地大田、尤溪、三元、沙县、永安,学习文旅融合、跨村联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积分制”“近邻之家”党群服务站等特色做法,到商务楼宇、农业科技园、经济园区观摩“两企三新”党建等创新亮点。通过“零距离”对标、“沉浸式”教学,让学员们实地感受理论之花如何在基层绽放,在学习中找差距找不足、在对标中长见识长视野。
在沙县小吃品牌提升培训中心,小吃特有的香味与浓厚的学习氛围相互交织,授课老师从选材、配料、技法等细节切入,手把手向学员演示沙县扁肉、烧麦、蒸饺等特色小吃的制作步骤和要领,学员们目光紧紧盯着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培训班安排的这种点对点现场实操非常实用,老师教得也很用心,这真是送给我们一把从事小吃致富的‘金钥匙’。”将乐县白莲镇大理村党员温锦暖兴奋地说。
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拥有福建省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福建小婺源”。当前正值谷物丰收,村里忙着筹办“晒秋节”,错落有致的古厝、满地金黄的稻谷与周边连绵的青山相互映衬,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这几年,村党支部瞅准这一独特优势,牵头领办古民居旅游公司,流转盘活“两闲”资产,通过集中管理、统一发包,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桂峰村的经验,让有着同样发展资源的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党支部书记杨有光听得入神,表示回去后也要做好资源的挖掘整合,把闲置古民居变成增收的活资源。
在永安市贡川镇大龙村,村务公开栏上的积分榜、光荣榜吸引众人眼球、让人印象深刻。该村党支部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村民通过打造“美丽庭院”、参与志愿服务、支持村里工作就可以获得积分,既可以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积分高的还可以被评为星级户,增强了村民荣誉感,有效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困境,构建起“干部领着干、党员示范干、群众跟着干”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村里也因此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明溪县城关乡组织委员邓雯感触颇深,她提及当前乡村治理中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是一大痛点,大龙村的积分管理模式以正向激励触发自治内生动力,给了她很好的经验借鉴。
交流集众智,汇聚解决问题“金点子”
“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要结合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契机,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探索创新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要引导村党支部通过领办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大家围绕深化改革,破解乡村发展难题,你一言我一语,汇聚成一个又一个“智囊”。
“要探索‘多村一中心’模式,集约服务资源、集中工作力量。”“要把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实施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要探索进城党员群众‘城乡共管、村社联动’模式,推动就地服务管理。”……来自各县(市、区)的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共同探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问题。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发展壮大村级特色产业?乡村治理困境要怎么突围?村级后备力量建设该从哪里入手?培训期间,聚焦当前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依托分组研讨、集体答题的方式,引导学员们从“被动听”“被动学”转向“主动问”“主动讲”,在思想碰撞中找到破题开局的新思路、最优解,把培训的所学、所思、所感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达到以训促学、以学促干的目的。
“当好一个村的‘带头人’不容易,除了要有真情怀,更要有真本事,这次培训正当其时且干货满满,让我们对村子未来的发展有了诸多新思考。”在结业式上,学员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班针对性强,课程安排丰富,既讲政策、又教方法,既讲理论、又贴实际,既在课堂、又在现场,回去后要更好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实干的成效。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在收获的季节备下知识的“种子”,来年必将繁花似锦、硕果满枝,让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在三明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不断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答卷。
通讯员 陈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