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优化考核为基层减负赋能 破指标依赖 重分类施考
2025-10-21 08:58:0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本报呼和浩特讯(通讯员 蒙组轩)“以前每到年底都要迎接几波督检考,还要准备一大堆材料。现在不听汇报也不要材料,一支队伍一次完成考核,让我们腾出更多时间解决实际问题,考核内容也更实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近日,谈起考核工作的变化,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党委书记王冠楠深有感触。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牵头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考核内容不聚焦、超出苏木乡镇(街道)职能职责范围设置指标、考核方式繁琐以及考用脱节等基层考核不准不实的问题,不断优化考核内容和方式,以高质量考核为基层减负松绑、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助力。

  坚持中央强调什么就考核什么,阶段性发展短板弱项是什么就考核什么,精减考核指标。2024年,自治区对盟市、盟市对旗县(市、区)考核指标数量分别较上年度精减20.72%、13.17%,旗县(市、区)对苏木乡镇(街道)考核指标严格依据苏木乡镇(街道)基本履职事项清单,基本履职事项清单之外的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考核指标,有效破解考核牵头部门“指标依赖”和被考核地区单位“数据内卷”。

  精准发力,纵深推进分类差异化考核,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精准度。考核指标既承接国家对自治区的指标体系,又结合全区实际,围绕办好两件大事、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设置关键性、结果性指标。12个盟市根据区域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承担任务等情况,实行“一个盟市一张表”差异化考核,103个旗县(市、区)划分为中心城区类、综合县域类、战略资源工业重镇类、农牧业旗县类、生态功能类5个类别进行专项考核;98个区直机关根据职能职责、行业特点等情况,划分为党委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政务综合和民生部门、司法行政和执法监督部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巡视机构、群团部门8个类别分类考核;18个区直事业单位根据提供公益服务和发挥支持保障职责情况,划分为科研事业单位、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事业单位、驻外办事机构、研究培训机构、综合服务机构5个类别分类考核;48所高等学校根据发展基础、办学特色等情况,划分为本科高校、本科院校、高职院校3个类别分类考核;23户国有企业根据行业属性、经营性质和业务特点等情况,划分为产业类、投资类、文化类、金融类4个类别分类考核,切实做到因地施考、考之有据,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为解决困扰基层多年的多头考核、痕迹管理问题,自治区层面将49个部门条线考核全部取消,仅保留1个综合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等6个专项考核,旗县及以下层级只开展1个综合考核。对同一部门牵头的多项考核指标和不同部门牵头但内容相近的考核指标统筹合并,可通过指标汇算或者结合日常了解掌握情况获取考核结果的不得实地考核,自治区考核盟市指标中需实地考核的仅占5.53%。

  明确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干部选任和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相挂钩,对年度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提醒,连续2年排名靠后进行组织调整,让干得好的有奔头,干不好的坐不住,推动形成真抓实干、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