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润乡土 新风拂田畴——中国文明乡风大会观察
2025-10-30 09:11: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10月的三秦大地,秋高气爽。在这片红色基因浸润的革命圣地上,淳厚乡风正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10月29日至30日,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省延安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农民代表、文化工作者等齐聚一堂,为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汇聚智慧与力量。

  文明故事点亮新乡村

  在主会场上,一批扎根基层的乡村文化实践者走上讲台,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分享了他们在培育文明乡风中的宝贵经验,让现场听众深切感受到文明乡风建设给乡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一支“大专家+土专家”的宣讲队伍让党的创新理论脱下“西装”、换上“农装”。村里依托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与高校合作,组建专家学者宣讲团,采取走村串户的交流方式,为村民讲清楚政策原理与产业发展趋势,讲明白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新貌的重要性。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高兴地分享着村里的变化:“以前让村民参加活动得邀三请四,现在大家争着报名、主动参与。现在的战旗村,邻里关系好了,矛盾纠纷少了;跳广场舞、打太极的多了,打牌贪玩的少了。”

  新媒体在乡村的普及让文明乡风培育有了新载体。山东省沂水县朱家坪村的村民张欣就用短视频开辟了一条带动乡亲致富、涵养文明乡风的新路径。她带领村里的老人通过拍摄乡土味满满的短视频,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如今,她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在直播间里销售家乡的特产,在会上,张欣自豪地说:“村里年轻人不用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来工作室打包,大家互帮互助,邻里关系更亲近,矛盾自然没有了。”

  文明乡风需要传播好经验,互学互鉴,也需要营造浓厚氛围,带动村民焕发精气神。新闻媒体发挥着舆论引导的关键作用。农民日报记者作为媒体代表,分享了采访中感受最为深刻的基层经验:从建强基层党组织上示范引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汲取智慧,从满足农民情感需求中破题。作为党的“三农”新闻工作者,农民日报记者也将继续与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一道,书写广袤田野上的文明新篇。

  体育活动“燃动”新风尚

  会场外,一场冠军队与“民星队”之间的“村BA”篮球赛,展现了乡亲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乡村蓬勃的内生动力。

  聚光灯下,球员们在攻防转换间奔跑、传球、投篮,每一次精彩的配合都引来观众席阵阵欢呼。“现场氛围特别接地气,展现了我们农民的精神风貌。”冠军队球员许东旭笑着说,“希望乡村的文体活动越办越好,让更多人看到农村的新面貌。”

  比赛间隙,“乡韵欢腾·全国和美乡村文艺展演”如期而至。一系列植根乡土、传递乡情的节目轮番上演:空竹表演《秦风竹韵》灵动飘逸,民俗演出《桐子花开春风俏》韵味悠长,陕西非遗表演《安塞腰鼓》则以震天的鼓点,擂出了黄土地上的豪迈。“在我们安塞县城,‘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会打腰鼓。”安塞腰鼓成员赵家乐自豪地说。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安塞腰鼓已成为一张展示陕北文化风貌的亮丽“名片”。

  当农民兄弟乐队唱响主题曲《乡村力量》,台下观众齐声跟唱,歌声如潮,让整个赛场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主唱老宝激动地说:“希望全国观众通过我们的歌声,能够看到、感受到新时代的农村。”

  近年来,“村字号”文化体育活动成为弘扬新风尚的重要阵地。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带动群众走下“酒桌”“牌桌”,走上赛场、看台,也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积极向上、团结奋发的精神风貌。正如“民星队”主教练焦健所说:“一个村子里面突然出现一个球星,站在‘村BA’的平台上,向全国的球迷展示自己的篮球技艺,这个村肯定就沸腾了!运动员的阳光向上,会带动全村人跟他学习、向他靠拢。”

  文艺展演展现新风貌

  “嘟——”高亢嘹亮的唢呐声穿透会场,开场歌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陕北民歌为底色,融合唢呐、大秧歌等5种非遗技艺,以饱满的热情拉开了新风展演的序幕。“能在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的舞台上,把延安的非遗宣传出去,特别荣幸!”表演者王世虎骄傲地说。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新故事,是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的关键。来自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的歌舞小品《婚事新办》,以当地的屯堡文化为根基,用花灯戏形式讲述了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屯堡新人返乡举办“无礼婚礼”的故事。“核心就是‘四个不收’:不收彩礼钱、不收开口费、不收份子钱、不收贵重礼。”西秀区精神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谭林钰介绍。这种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地戏、花灯等传统表演的方式,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正如节目结尾,乡亲们用质朴的屯堡风俗为新人送上祝福,传统与新风在此刻交融。

  同样聚焦婚俗新风的赣南采茶小戏《彩礼风波》则通过艺术创新,让传统乡土文化实现了现代化表达。“我们在传统曲牌基础上进行改编,运用赣南采茶戏特有的扇子花、矮子步、单袖筒等表演技巧,以轻快幽默的方式讲述抵制高额彩礼的严肃话题,老百姓更愿意看、也更容易接受。”江西赣州市信丰县华夏橙乡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锴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级非遗,赣南采茶戏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政策宣传变得生动活泼,成为基层巡演中广受好评的文明新风传播载体。

  文明乡风建设,农民是主角。“红艳艳的太阳宁夏川,红丢丢的枸杞亮人眼……”宁夏中卫市红宝村农民合唱团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许多观众热泪盈眶。导演龙阿朵动情地分享创作初衷:“我们要呈现的,就是农民最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这些他们熟悉、也充满感情的画面。”她补充道,“唱歌让他们变得更自信。以前可能不敢开口宣传自家的枸杞,现在敢大声唱出来了。团里年纪最大的成员74岁,依然积极争取上台,充满激情地载歌载舞。”在这样的歌声与创作中,农民的情感得以抒发,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新时代的文明乡风,也由此扎根、生长。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