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凝心聚力共襄伟业——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侧记
3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走出会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浩摄
三月的北京,天朗气清,万物生辉。
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
“作为农业企业,我们今年主要从新质生产力武装传统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筑牢种业根基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履职的第32年,他持续关注乡村振兴,已提交200余份提案。
过去一年,我国“三农”发展交出亮眼答卷。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超过3300万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此时的中国,正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14亿多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坚定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履职过程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村里建酒厂,带动周边百姓增收,大大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还建起篮球场,举办了‘村BA’,给村里带来无限活力。”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谈起乡村建设与治理,充满自豪感。
14时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8位委员分3组进入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从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医药产业、人工智能、银发经济等方面,依次走到话筒前,回应百姓关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第一个走上通道。他说,守牢国家粮食安全,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步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超过了63%,背后离不开农业科技者的辛勤贡献……一句句政协“好声音”直抵人心,凝聚起如磐信心。
时钟走向15时,大会准时开始,全体起立,国歌激昂的旋律在万人大礼堂的穹顶下层层回荡。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一年的工作。“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推动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委员们认真聆听,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开幕会结束,走出人民大会堂,委员们信心满怀。
“报告简明、全面且务实,以详实的数据,条分缕析地将今年的工作加以梳理,全方位勾勒出本年度政协工作的坚实步伐与显著成效,激励我们继续为推动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智慧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科说。
“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苏海珍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持续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写出更好的提案来诠释我作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杨钰尼近年来倾力守护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文化,如何让梯田文化“破圈”、出彩是时刻铭记在她心头的重要课题。“听完报告后,我深受触动。未来我将以此次报告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继续专注于做家乡文化传播的使者,推动梯田文化走向全国、面向世界。”她说。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在这场开在春天的盛会,委员们议国是、献良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