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平怀村:大山深处绘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21-12-22 09:4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徐国栋 席瑞 刘朝师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广西百色凌云县下甲镇,沿着宽敞的柏油路在山林中滑行,穿过繁茂的桑树林,远远望见平怀村村部办公楼顶“党旗领航 乡村振兴”八个醒目的红色大字。

  一幢幢具有民族特色的小洋楼依桑而建,池塘里的睡莲竞相绽放,崭新的图书馆、自然馆、屯艺馆漂亮简约,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步步皆景、处处如画,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平怀村徐徐铺展开来。此情此景映照着乡亲们灿烂的笑脸,见证着这个大山里的村落,从贫穷落后到现代桑梓田园的沧桑巨变。

  “以前我们平怀村被外面说是“笨村”,不毛之地,村里没有一幢楼房,牛羊粪便到处是,雨天挽着裤腿也难以下脚,吃穿还要靠救济。如今我们到处是桑园,家家通硬化路,基础设施完善了,家园变美了,致富之路宽了,生活红火起来了。”刚参加完文艺汇演的村民郁彩云骄傲地说。

  玉米地变桑梓园,蚕宝宝变“金元宝”,平怀村花了二十年时间。

  “平怀村全村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414户1668人,共有党员63名,全村耕地面积4934亩,主要产业以种桑养蚕为主,是凌云县‘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产业核心示范村。平怀村的腾飞巨变,可以用一面、两块、三件、四大这“1234”来概括。”村民口中的“桑叔”、平怀村支书主任一肩挑郁再俭自信地介绍。

  一面党旗领振兴

  近来来,在凌云县委县政府带领下,通过对村内致富带头人实现双向培养,村干部主动领办项目,为民办实事,村“两委”班子不断充实壮大,村党总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党建力量。

  “为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采取分片包干办法对公共设施进行管护,让全村党员活跃在大乡村。我们还利用村里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承接县内外各类培训班,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让党建引领变成“真金白银”,不断提高平怀村知名度。”平怀村驻村第一书记林春蕾自豪地说。

  平怀村坚持党建引领,村“两委”采取“帮、带”运营模式,积极与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带领村民经营旅游民宿、农特产品销售等,帮助村民解决就近就业问题。利用村内屯书馆、屯宿馆、自然教室、绿乐园等“七馆一室一乐园”,为村内提供了就业岗位26个,带动李开英等7户群众发展旅游民宿,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两块红墙示范行

  在平怀村村口,率先映入眼帘的是“泗水缤纷党旗红”标识牌,党员先锋承诺墙和乡村善治笑脸墙分置左右。

  “当好桑叔,留住家属”“带头唱支山歌给党听”“当好村民小保安”……一句句口号、一份份承诺呈现在党员先锋承诺墙上,既是提醒党员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更是在激励大家强化使命担当,助推平怀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笑脸最灿烂、民心最珍贵、支持最给力”,壮汉瑶各民族一张张笑脸展现在“桑梓热土 梦圆平怀”的乡村善治笑脸墙上,生动体现了平怀村群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精神状态,激励着大家同心共建富裕美丽新平怀。

  “平怀村群众都很重视荣誉,看到自己的笑脸公开在笑脸墙上,都骄傲又自豪。这块红墙出来后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群众更加主动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了,很多以前不好推进的工作也顺畅了许多。”平怀村第一副主任冯武强说。

  三件马甲齐治理

  平怀村充分发挥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优势作用,成立了一支红黄蓝三色乡村振兴服务队,驻村工作队员穿红马甲,职业化管理村干部穿黄马甲,公益性岗位人员穿蓝马甲,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统一服务管理村庄事务。探索建立平怀村网格化管理制度,设置一批文秀先锋岗,按功能区认领责任,将本村划分为6个片区13个网格,安排党员户为网格长点对点、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处理事情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平怀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百色市治理有效红旗村等荣誉称号。

  “现在,我们不仅有一支强大红黄蓝乡村振兴服务队,更有一套完善的村规民约和一批敢做敢干的先锋队伍,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所有的事情,让大家都参与,商量着来,大家敢说愿意说,我们村干部负责落实好,大家的心就齐了,所有村里的事都能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平怀村副主任张桂林说到。

  四大品牌促共富

  近年来,平怀村在全国劳模、最美中国符号人物郁再俭支书的带领下,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形成了以“小桑蚕衍生‘大产业’”为主题的桑蚕产业品牌、以“小基地担当‘大使命’”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教育品牌、以“用好一人带富一片”为主题的“桑叔”文创品牌、以“小积分发挥大作用”为主题的爱心超市品牌等四大品牌。近年来,全村桑园面积达8600亩,高标准蚕房拔地而起,平整高标农田139.17亩,种植果桑100亩,形成生产、休闲体验、观光于一体的完整桑蚕产业链。今年以来,全村共养蚕12040张,产蚕茧10234担,产值超过2046.8万元。

责编: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