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 | 村民塞给我的熟鸡蛋,比任何奖状都滚烫
2025-04-14 08:5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两载时光如春雨润物,将校园里的书生意气淬炼成田垄间的泥土芬芳。

  我任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高庙镇孙楼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已是两年有余。在帮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中,我完成了从书斋学子到基层干部的蜕变。

  初到孙楼村,我行囊里装满了理想主义。在我组织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我把精心准备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介绍给村民,张大爷毫不客气地打断我:“大学生,村里规划了多少次,村东头的大路至今还是黑灯瞎火,孩子夜里走路总是说害怕,还容易出事……”夜幕降临,站在村东头漆黑的道路上,张大爷的话在耳边回荡,我的心咚咚乱跳。那一夜,我辗转难眠,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坐不住”。

  第二天,我拿着一份《关于孙楼村安装路灯的请示》,与村书记姚玉林商量相关事宜。她明白我的用意、理解我的心情,我俩一拍即合,开启了寻“灯”之路。几经努力,孙楼村安装路灯的经费终于有了着落。施工现场,我与村“两委”成员忙前忙后,尽管身上沾满了泥土、皮肤晒脱了皮,但看到路灯亮起时,我的心里甭提多高兴。村民李大娘把煮熟的鸡蛋塞给我,鸡蛋热乎乎的,我觉得比任何奖状都滚烫。

  去年7月上旬,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侵袭了南阳,我与村干部紧急组织村民转移。72岁的李奶奶固执地守在老宅,担心放在一楼的20多袋小麦丢失,枯瘦的手紧紧攥着粮仓钥匙。“李奶奶,洪水马上要漫过堤坝了!”我披着冲锋衣第三次火急火燎地冲进院子,再三劝说之下,李奶奶终于同意将粮食暂时放置到二楼。我和队友背着粮食急奔二楼,同时安排人员将李奶奶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最后一袋粮食压得木楼梯咯吱作响时,洪水已漫过灶台。我很庆幸我们跑赢了时间,保全了李奶奶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基层工作鲜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平凡琐碎。高血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病,而大多老年人行动不便、儿女又不在身边,到镇卫生院购药成为一大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将需用药品的老年人信息录入电脑,记录老年人的用药种类、品名和用药时间,按照“一对一”的原则,动员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照顾老人用药服务队伍中来。

  我主动与年事已高的王大爷结对,按医嘱定期帮他测量血糖,把每天的药物分门别类包好,叮嘱他按时正确服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王大爷逢人便夸,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给我留着,把我当成了自家人。

  两年间,我习惯了裤脚沾泥、嗓门变大,学会了用方言拉家常、蹲田埂算收成。那些曾让我手足无措的“急难愁盼”,如今化作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解题笔记”。我深知:未来的路还长,只要把心种进泥土,自会收获一片春天。

  常维东

  常维东(右)为村民答疑解惑。(孙楼村村委会供图)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