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为农民“造饭碗”
2022-04-08 09:4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黑龙江省教育厅驻依安县建设村第一书记 蹇木庆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对此,驻村已有些日子的我,有切身体会。

  以我们村一户双胞胎家庭为例,两个孩子在镇上读书,光食宿一个月就要1000元,周末往返交通费一个学期下来要1000元,这还不包括购买学习用具、衣服、日用品。

  那头是支出,这头是收入。村里老百姓种地多的9亩多,少的7亩。如果是自己种,刨除种子、化肥、农药等开支,一亩地的收入不过几百元钱,根本无法支付孩子上学的花销。出门打工,就成了很多农村家庭增收的重要途径。

  村民们都说,要是家门口就有工作,能兼顾照看老人小孩,自然是最好的,但村子附近就业机会少、工资也低。有一天,我走访到村民吴大爷家,见大爷正和闺女视频通话。他女儿原先在隔壁镇木板厂干活,一天能拿170元,但是太苦了,于是又到县城找了一份帮人卖衣服的工作,一个月2700元。吴大爷说:“小外孙上学,开销大着哩,爹妈不辛苦打工,咋整?”

  这两年,乡村有不少返乡创业“逆袭”的典范,但同时,为了讨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奔波忙碌的也不在少数。

  人生百态,乡村百业。过去,村里有铁匠、木匠、瓦匠等,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行当都消失了,代之以一些新的行当: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经理人、民宿经营者、农产品带货主播、智能大棚管理员等。发展较好的村子有河段长、保洁员,还设置了不少公益岗,聘请村民当“树管家”“鸟管家”,满足了村民既能家门口挣钱又能顾家的需求。

  当前,各地各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通过“党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合作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面;引导当地企业吸收用工,帮助农民工就近就业;以工代赈,为困难群众提供工作岗位;新建庭院经济项目,带动当地农民稳定就业……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基层干部使命在肩,大有可为。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