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福建务工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玉龙街道成龙社区流动党员乔天宇,收到了社区书记推送的一份2025年3月份“第一议题”学习资料。“我经常收到流动党员微信群里面发来的资料包,内容十分丰富,每次看到就能够感受到家乡党组织的记挂,心里热乎乎的!”乔天宇说。
内蒙古赤峰市地处蒙冀辽三省交界处,外出经商党员多,外来务工、自主择业群体人口也很多。为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等问题,赤峰市聚焦“管住、管活、管好”目标,构建起流动党员全链条管理体系。
“春节过后,镇里的流入流出党员陆续增多,以往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焦头烂额,现在信息化平台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巴林左旗林东镇党委组织委员赵旭冉说。
准确掌握党员流向并及时纳管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基础。赤峰市专门开发全市流动党员“码上行动”平台,并实现与全国党员信息系统流动党员子系统的有机嵌套,畅通市、县、乡、村四级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掌握党员流入流出情况。目前,全市12个旗县区已为1.3万名流动党员建立“一人一档”,并依托流动党员子系统实现党员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实时查询,做到流动党员进出有数、去向有底。
党员流动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社区每季度都会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听取我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在天津务工的赤峰市红山区铁南街道福园社区流动党员杜伟说。如杜伟所说,赤峰市认真落实流出地党组织主体责任,将流动党员纳入网络化管理,组织党支部委员、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家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此外,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窗口”“流动党员服务站”等,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多种服务。在较大企业、园区市场和商圈等地,新建流动党员综合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暖心驿站67个,为奔忙在路上的流动党员搭建“暖流之家”。
依托“码上行动”平台、玉龙先锋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及时推送党的理论、时事政策,让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随身学。此外,赤峰市还组织流动党员视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过“云组织生活”,为流动党员邮寄“红色充电包”,持续打造流动党员“指尖课堂”。
每一名流动党员都是一面流动的旗帜,如何做到一面旗帜“两地红”?此前,赤峰市致全市流动党员的一封信被广泛转发,倡议广大流动党员发挥资源优势,投身乡村振兴、和美社区建设,在志愿服务中亮身份、践承诺。
“一封信”发布后,各级党组织依托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我为家乡献一策”“微心愿认领”等实践活动,鼓励大家在服务发展中发光发热。例如,赤峰市宁城县铁东街道流动党员驿站,组织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流动党员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义诊医生胡庆英表示:“来了就是宁城人,作为流入党员,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邻居们做一点事,我很开心。”
为流动党员邮寄“红色充电包”。(赤峰市委组织部供图)
社区流动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赤峰市委组织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