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学智 王广鹏 梁媛)山东省济宁市积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按揭、挂职、增信等措施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金融惠农助力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推广“按揭”模式,拓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渠道。全面推广“按揭农业”,由企业主导项目策划、融资建设基地,并提供技术和管理全程服务;合作社或农户“按揭”参与经营,通过回购销售农产品实现利益再分配,让农户“拎包入驻”开展生产。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按揭项目121个、总投资额达126亿元,显著提升了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速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选派“挂职”干部,健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体系。选派156名银行业务骨干挂任乡镇金融副镇长,当好金融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指导员,第二批挂职干部已对接农业经营主体3.4万家次,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活动1.3万场次,新增授信412.7亿元。
强化“增信”措施,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加强政策引导,累计安排2亿元市级财政资金,用于对农担保费全额补贴等,并将农担、政府、银行的风险分担比例由6:2:2调整为4:4:2,降低了农户融资门槛。目前全市农担贷款累计发生额已超过287.98亿元、惠及经营主体4万余户。
微山湖超级渔仓项目。(济宁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邹城市草莓产业共富园。(济宁市农业农村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