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鸬鹚一盏灯,一叶竹筏一张网,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在忽明忽暗的渔火中,60多岁的村民黄运苟披蓑衣、撑竹筏,抡起渔网撒向江面……撒网本是传统渔事,而今老人从渔民变身“渔模”,引来众多旅拍爱好者来此泛舟合影,带动阳朔再度出圈。
漓江畔,许多像黄运苟一样的渔民纷纷改行转型。背后,是漓江经历的一场蝶变。为守护生态底色、还一江清水,位于桂林山水精华段的阳朔县创建“山水红盟”党建品牌。围绕漓江、遇龙河“一江一河”为主线,以客运码头为“点”,以漓江风景名胜区和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面”,探索党建引领沿江沿河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全力呵护漓江这个“世界宝贝”,让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
联横合纵 共建“矩形阵地”
7月,漓江杨堤码头,奇峰倒影映江面,风光格外秀丽。“等到天黑要去江边再巡一圈,看看有没有人偷偷电鱼仔。”傍晚,阳朔县杨堤乡浪石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长卢智福和村里的监督员出发了。
近年来,在创建“山水红盟”党建品牌过程中,阳朔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县委+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的“1+9+N”工作模式,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横一纵”网格化保护新方式(即生态保护监督员的“横线”、基层党组织的“纵线”),构建“县、镇、村、屯”四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工作新机制,直接辐射9个乡镇、114个行政村、739个自然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响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攻坚战,重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自2021年以来,依法拆除24处违法建筑并进行复耕,劝导18家采石场进行生态复绿,定点打捞江面垃圾2600多吨,为桂林山水全力护航。
多元赋能 构建共治“网格体系”
“护好漓江山水就像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自从被聘为辅警,成为保护漓江“山水卫士”的一员,阳朔镇矮山村村民王燕每天早起晚睡,巡逻、普法、调解纠纷,对保护环境安全用情用心。
去年以来,以“山水红盟”党建品牌为引领,阳朔探索实践“党支部+党员户+群众”的“三联户一集中”常态化巡逻机制,通过整合“一村一辅警”、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将漓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绿色生态保护等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引导沿岸群众从被动治乱象,到主动护生态。
阳朔县坚持“党旗红引领生态绿,生态绿托起党旗红”的理念,全县成立12支生态环境先锋志愿服务队,制定“红色服务清单”8个,创建“环境治理微实事”项目22个,实现漓江生态环境的自我管理、自觉维护、人人受益的良性循环。
绿色发展 释放“生态红利”
“过去群众家里有竹筏就出来拉客,游客体验感不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公司统一管理后,大家轮班上岗,划竹筏、务农两不误,每年光靠划竹筏就能挣3万多元。”阳朔县漓江景区筏工、54岁的赵土保算了笔收入账。
为让老百姓充分享用生态红利,阳朔县发挥“山水红盟”作用,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服务链、管理链,探索实施“党建+生态+公司+旅游+群众”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党员干部争当“首席服务官”,探索出一条“保景富民、利益分享”之路。
阳朔通过公司,将上万条无序经营的竹筏统一收购、管理,组织筏工培训,为沿岸村民提供了1000多个竹筏工岗位。同时每年将景区营收的10%作为生态分红,发放给沿江5个乡镇5万余人。“我们村有山有水,一直以来大家都是靠山生活、靠水吃饭,保护好遇龙的青山绿水,就是保住了发展的‘命根子’,我们只有瞄准山水资源做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才有希望、有奔头。”白沙镇遇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封志伟感慨道。
绝好风景图卷在,绿水青山白云家。今日的漓江,自然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本报通讯员 谢军 李晓
本报记者 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