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战场,一仗接着一仗打——访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
2023-12-08 09:1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许露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连樟村俯瞰。 费念渠 摄

  采访对象:

  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陆飞红

  连樟村地处粤北深山之中,曾经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2018年10月23日,经过十几公里的蜿蜒山路,历经30多分钟的颠簸车程,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劳来到连樟村考察。他走进村民陆奕和家,详细了解陆奕和的家庭情况。“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这句深情的话语被刻在连樟村广场的巨石上,是连樟人心中最温暖的回忆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5年来,连樟村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依托土地、山林资源,引进现代农业示范园、乡村振兴学院等产业项目,从一个省定贫困村变成了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日前,记者来到连樟村,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讲述这几年来连樟村的振兴故事。

  记者:陆书记好,请您给我们回忆一下总书记到连樟村考察调研的场景。

  陆飞红:那些难忘的场景就像发生在昨天。那天下午,总书记走进我们村公共服务站,我向总书记详细介绍了村情、“公司+农户+基地”扶贫模式以及村里环境整治等有关情况。总书记还去了扶贫玩具加工车间和贫困户家中,同大家亲切交谈。

  有几个细节让人动容。在村委会,总书记不但仔细询问村情,还问了村子最远的人家离村委会的距离。在扶贫车间,女工李彩均正在埋头工作,总书记来到她的身边,亲切地问她家离这里远不远,工资是计件还是计时。当时村民陆奕和还是贫困户,在家门口的巷道迎接总书记,看到总书记在一栋老瓦房前停下来,轻轻抚摸着墙面,心里非常感动,觉得总书记对农村感情很深。我曾经是一名军人,那天一见面,我就给总书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总书记同我握了手,和蔼地鼓励我,从保家卫国的战场到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战场,基层干部要一任接着一任抓,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代接着一代干。

  记者:曾经的连樟村贫穷落后,是个软弱涣散村。您是村里出去的年轻人,当初为什么选择回来?上任之后又是怎么建强堡垒、凝聚人心的?

  陆飞红:我1986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连樟人。18岁响应国家号召去山东当兵,20岁退伍之后本想留在城里工作,但当时村里的老书记卢福德一直动员我回村。我思前想后,还是想为家乡做点贡献,于是就带着一腔热血回了村。2017年6月,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当时连樟村还是省定贫困村,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我感觉责任重大,决心要当好这个“家”,把民心聚起来,不辜负党和乡亲们的期望。

  我把建强战斗堡垒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清远、英德两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扶下,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党组织设置,同时抓好建章立制,新建村党群活动中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推动党组织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我上任后,村里进行道路硬化和危旧房清拆工程,其中涉及土地征用。我家所在的村民小组一些人家不愿配合。我跟家人商量,带头无偿清拆了两间杂物房,又拿出3分地供集体使用。我妈妈开始有情绪,我对她说,我当书记,我不带头谁带头?随后,甜塘村小组长、党员陆志坚无偿拆除自家杂物房和猪舍,根竹坪村小组长、老党员邓益斗带头投工投劳,群众看在眼里,心里很受触动,后来我们组仅用不到10天就完成了清拆和征地任务。那年国庆之夜,连樟村水泥路全线贯通,山村第一次亮起了路灯,全村党员群众的心也亮堂了。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情,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在群众心中有了威信和号召力。

  记者:在发展富民产业上,连樟村是怎么做的?

  陆飞红: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总书记不仅给了我们贴心关怀,更为如何致富指明了路径,那就是通过发展产业把外在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造血能力,从而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我们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探索“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脱贫户”模式,推动玩具加工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仙草公园等20余个产业项目落地。我们还持续做大做优红茶、麻竹笋、丝苗米等特色产业,积极打造“连樟1号”自有品牌。这些项目不仅吸纳本村村民,还有邻村村民前来打工,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不到1.1万元提高到2万余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

  更让我们高兴的是,过去村里年轻人都选择外出谋生,现在已有不少“90后”选择回村创业就业。村民陆秀媚就是返乡创业者之一,原来在外地做童装生意,2018年回家乡发展,在村口购物街出售甜酒、五指毛桃、灵芝等土特产,生意很红火。未来我们希望把就业平台建设得更好,吸引更多像陆秀媚这样的连樟人才回村。

  记者:村民收入增加后,你们如何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陆飞红:我时常对自己说,群众的“心路”修不通,其他的路都将不可持续。谁来开路?还得靠党组织。只有党员干部时刻想着乡亲们的冷暖,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出谋划策,才能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这几年,连樟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热心企业的帮助下,村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评上了省文明村、十大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示范村。党员干部经常同群众坐在一起推心置腹地交流,大家有事一起商量,群众也愿意跟着党组织干。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基础后,我们尽可能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在连樟,有一张“民生微实事”清单,村委会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开展订单式、组团式、上门式“微服务”。如今这张清单已列出200余项,解决微小实事169件。

  有一件让乡亲们都点赞的事特别值得一提。2021年3月,通过摸排调查村民需求,村党总支决定开设老年乐膳馆,每个工作日为村中11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路途较远不能堂食的,就由村干部和社工送餐到家。如今,连樟村所有村干部都当起了义务“送餐员”,风雨无阻。而送餐之路由此也成了“解忧之路”,村干部和志愿者不但会顺手帮老人们换灯泡、调整电视信号、办理社保年审等,还主动收集村民生活诉求。通过办好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干群的心更紧密地连在一起。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