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辉煌 村宝之光丨河北围场哈里哈村:传承塞罕坝精神 守好绿色奇迹
2024-06-28 08:5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哈里哈村晨景 孙峥 摄

  六月的哈里哈村,林海无垠、草原壮阔。“绿”色成绩单的背后,是哈里哈村践行塞罕坝精神、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

  哈里哈村被誉为“塞罕坝生态村”,地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咽喉部位,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机械林场边,原为木兰72围中生机勃勃、山清水秀的第42围——哈达图扎卜围。随着木兰围场开围,村里的自然环境逐年恶化,原始森林砍伐殆尽,曾经林草丰茂的皇家猎苑,一度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

  转机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扎根坝上,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拓荒之路。哈里哈村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邻村,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县委号召,组织发动群众赴坝上支援植树,同时学习带回了造林技术,也带回了塞罕坝精神,并在村里成立了“党员植树突击队”,拉开了哈里哈村植树造林、根治风沙的大幕。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种树。”提及历史,71岁的哈里哈村老书记康文有满心满眼都是骄傲,“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没有机械,我们纯靠人工,用箩筐、铁锹等工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挖坑栽树。我们村的山基本都是石头山,加上多年沉积的荒沙和肆虐的狂风,加大了挖树坑的难度。头一天挖好的树坑,第二天就被沙砾埋平。刚刚栽好的树苗,一夜狂风,就会全部刮倒。但就是这样,我们没有气馁,反反复复挖了一次又一次,栽了一遍又一遍,一棵接一棵,一坡接一坡,终于锁住了这片沙海,种出了林海。”

  此后,哈里哈村又办起了苗圃,年复一年的植树造林,让荒原逐步变成了林海,沙地逐渐变成了绿洲。目前,总面积2.96万亩的哈里哈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8%,林木保守估值1亿元,每年通过科学营林收入40万元,测算碳汇收益可达50万元,真正实现了从“绿洲”中掘出了“金子”,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绿色正成为哈里哈村持续发展最靓丽的底色,这意味着塞罕坝精神在哈里哈村已落地生根。“前辈们解决了这片森林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守好这万亩林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90后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箖坚定地说。为此,哈里哈村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谋划了“一轴两翼六片区”的发展规划,以棋塞风景线为中心轴,分东西两翼,逐步建成生态功能区、旅游康养区、特色养殖区、农业观光及农事体验区、综合服务区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6个片区。其中,生态功能区,即哈里哈村2.3万亩的山林,正成为村里绿色发展的根基。

  随着旅游康养区、精品民宿项目、农业观光及农事体验区的建成,哈里哈村更是开启了“森林+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丰富着村里森林休闲、森林科普、森林康养、养生餐饮、户外拓展等新业态。当地采取“党支部+强村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养,集中流转土地种植油葵等观光经济作物,引导村民打造农家院、精品民宿,并依托生态优势,以围栏放养的形式,散养了梅花鹿、马鹿、肉羊、肉牛等,着力打造了以“塞罕坝牛”“塞罕坝羊”“哈里哈有机野生菌”“木兰松”等为引领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步实现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村民带来了不少收益,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5000多元。

  如今的哈里哈村,松林苍翠,鹿鸣呦呦……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感叹着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哈里哈村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还在生态。当前,我们正在谋划开发林业碳汇,帮助村民实现绿色增收。”对于未来,年轻的村书记张家箖充满了希望。

  本报记者 车婧 通讯员 侯超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