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 促乡村振兴·思与行丨深化村党组织联建共建
2024-07-05 09: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破解村庄“小、散、弱”、村级发展乏力等问题,以村党组织联建共建为抓手,将优化基层组织体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以组织联建带动村庄产业联营、治理联抓、服务联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怎么建”,以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为出发点,突出务实管用原则,科学设置联合党组织。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注重规划引领、整体推进,建组织、配力量、强保障,全面筑牢落实乡村振兴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优化联建路径。以区市为单位、镇街为基础,结合镇域空间规划、乡村产业规划和基层组织建设规划等,按照地缘相连、产业相近、人文相亲等原则,组建强村带动、产业拉动、资源统筹、自然融合等不同类型联合党组织,一般控制在3—5个村、常住人口3000人以内。二是加强力量配备。把选优配强联合党组织工作力量作为关键性问题来抓,采取选、招、引、派等方式,拓宽人选来源渠道。着眼“本地选”,从联建村中选拔政治过硬、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联合党组织书记或党组织成员。着眼“公开招”,重点面向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公开招聘村党组织书记或乡村振兴专员参与联建工作。着眼“在外引”,建立镇村干部联系在外人才制度,发布人才“招募令”,回引优秀人才参与联建工作。着眼“精准派”,对联建村无合适人选的,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干部或驻村第一书记,兼任联合党组织书记。三是完善配套保障。健全阵地体系,依托联建村现有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打造集党建指导、党群服务、便民代办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保障联合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健全运行体系,赋予联合党组织干部考核和调整建议权、重要事项决策权等5项权利,建立联建村党员主题党日联开、集中培训联学、量化积分联考、后备力量联育等机制,推动中心工作统一布置、重点任务统一协调、重要事项统一决策。健全考评体系,以镇街为单位研究制定联合党组织工作联评办法,评价结果与各村党组织绩效奖励挂钩,推动联建村形成紧密利益联结。

  聚焦“怎么融”,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为切入点,发挥联合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围绕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善治、共享惠民服务等重点任务,推动资源集聚,实现组团发展。一是产业联营。依托全市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和千里山海乡村振兴路等规划布局,由联合党组织牵头,整合利用联建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科学编制联合产业发展规划,探索组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强村公司等联合实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产业项目,确保每个联合党组织至少有1个产业项目,新增1个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点。二是队伍联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由镇街指导联合党组织统一制定党员正负面行为清单、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及奖惩细则,探索推行“党员议事代表”做法。同时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举荐等途径,加大村级后备力量储备。三是治理联抓。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以信用激励为抓手,联合党组织推行志愿活动统一发布、信用场景统一适用、积分兑换统一标准,推动联建村信用积分等量同值,激发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四是服务联享。围绕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利用联建村现有场所或盘活闲置房屋,统一布局、打造联建村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场所,建设暖心食堂、理发室、洗衣房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促进人合、事合、心合。

  聚焦“怎么可持续”,以强村共富、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强化系统协同推进,确保联建取得实效。坚持“市级指导、县为主体、镇街实施”,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把关作用,加强系统谋划,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市级制定“一领五化”村党组织联建共建实施方案,组织对全市62个涉农镇街、2360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逐村摸清摸透联建意愿、产业基础、历史沿革等情况,按照一年起步、二年成势、三年见效,科学制定联建规划和推进计划。全市规划560个联合党组织,目前成立234个、覆盖731个行政村。二是强化合力攻坚。将“党建联建”纳入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推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谋划。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凝聚部门共识,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部门单位联系村、财政扶持新型村集体经济、供销商贸流通体系等政策优先向联建村倾斜,合力推动工作。三是强化平台赋能。跳出“就村抓村”思维,以党建联建片区为基础,以区市或镇街为单位,搭建行政村、城市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共建平台,引入专业人才力量,吸引社会资本,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推动各类“三农”要素向联建村有序流动,打通城乡商品流通、经济循环通道,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作者为山东省威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潘晓鹏)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