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黑龙江省选优派强驻村干部 锻造“硬核”帮扶队伍 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2024-11-15 08:3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兰西县红星乡红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收玉米。(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供图)

  黑龙江省农村风光。(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供图)

  初冬时节粮满仓,一年中的农闲时光悄然来临。然而,黑龙江省兰西县红星乡红星村的村民们并没有闲下来,在驻村工作队的谋划下,“猫冬”变忙冬已成为村民们的常态。投喂饲料、清理鸡舍、挑选鸡苗、搬运种鸡蛋……走进红星村白羽肉鸡养殖基地,30多名村民忙得热火朝天。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带领大家把乡村产业办得有声有色,小日子过得愈发热气腾腾。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特别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部署安排,坚持选优、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立足村情实际 选派精兵强将

  红星村曾是兰西县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村民房屋简陋、道路泥泞、污水横流,村集体负债最多时达170万元。2017年,省政府研究室选派精兵强将开展驻村帮扶,此后,村道平了、村庄美了、人气旺了,驻村工作队积极奔走,还为红星村在延伸肉鸡养殖产业链上蹚出了一条路。

  “近两年,我们先后招商引资6000万元,分两期建设了孵化场,建成后可日产鸡雏30万只。”提起这些年村里的发展,省政府研究室一级调研员、驻红星村第一书记曲贤杰算了一笔经济账。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涵盖饲料加工、种鸡养殖、鸡雏孵化、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后能辐射带动周边多个乡镇村民就近就业。

  2023年,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成功引入县委党校教学实践基地,并增加了青少年研学旅行与拓展训练项目。截至目前,已承接6期兰西县新入职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直接带动村民增收20余万元。“如今生活好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要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村民任克服的话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

  近年来,派驻广袤乡村的驻村干部已成为黑龙江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组织部门高度重视,会同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把关,坚持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善做群众工作作为选派驻村干部人选的基本条件,推行省派第一书记必须是县处级干部、市派第一书记必须是科级干部、县派第一书记必须是重点培养对象、工作队员必须优先选派中共党员的做法。

  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村资源禀赋、发展阶段、问题短板和派出单位职能、人选优势等实际情况,将有“三农”工作经验的干部派到脱贫村、有经济部门经历的派到乡村振兴重点村和边境村、熟悉党群工作的派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了解党史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派到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目前,全省驻村干部共有8247名,其中处级干部389名,科级干部185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4871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2036名。

  着眼实战实干 提升履职能力

  “很幸运能参加这次培训班,4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先后走访杭州、金华、湖州等地,进展馆、走街巷、下农村,参与现场教学、观摩实践、理论辅导、座谈交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今年8月,省驻村办组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代表赴浙江实地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走进富美乡村,实地学习浙江实施‘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思维理念和实践经验,真是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短短几天学习时间,省政协机关驻泰来县和平镇建设村第一书记何涛添加了好多村书记和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这个食品加工项目非常适合我们村,回去后研究下,看能不能把这家企业引到村里。”

  为进一步提升驻村工作队的履职能力,持续增强驻村干部的统筹协调和政策把握能力,黑龙江省积极为驻村干部“充电蓄能”。省级每年开展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示范培训,定期采取视频一贯到底方式进行业务指导,各市县也将驻村干部纳入干部培训计划进行集中轮训。

  为让培训落实处见实效,黑龙江各级培训班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学必学内容,着重加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培训,邀请党政领导干部讲方法、部门业务骨干讲政策、先进典型代表讲经验、涉农专家学者讲技术,还把培训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工作现场,确保驻村干部学得来、用得好。

  此外,省驻村办指导推动市县不定期召开驻村帮扶工作片区现场交流会,通过走村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推动驻村干部互学互鉴、增长才干。2021年以来,省市县累计培训驻村干部39.6万余人次。

  加强服务保障 实施捆绑帮扶

  全面振兴乡村,不能仅靠驻村工作队,如何让帮扶能量最大化释放?省驻村办开拓思路,明确派出单位协助管理责任,推动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到村调研指导、现场办公,帮助村庄强党建、兴产业、促治理、解难题、惠民生,形成“一人派驻,全员帮扶”的局面,凝聚帮扶向心力。

  巴彦他拉在蒙古语里意为“富饶的草原”,而位于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的巴彦他拉村,却曾是当地人眼中穷、破、旧的“落后村”。随着黑龙江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的到来,村里30多年未修的通乡村路平了,巷道直达每家每户;白色井房在田间十分醒目,140眼抗旱井实现全村耕地全覆盖;省道旁的自驾驿站成为一景,集中销售村内特色农副产品;村小学有了硬化篮球场,教室里电子投影仪、电脑一应俱全……如今,巴彦他拉村成了富饶美丽的“明星村”、乡村振兴的“先进村”。

  “有单位做我们的坚强后盾,才有了今天的巴彦他拉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赵建党说,驻村帮扶以来,单位负责同志多次入村实地查看、详细了解特色产业发展。在省民宗委的鼎力支持下,工作队累计为巴彦他拉村争取各级资金5000余万元,投入39个帮扶项目,建设生猪牧场、培育大棚经济、发展榛子种植、打造自驾驿站,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到18500元。

  为了让干部安心放心驻村、踏实干事,黑龙江多举措关心、关注、关怀驻村干部的成长。省驻村办协调省市县三级安排专项经费,按照有关政策要求为驻村干部发放生活、交通补贴,免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上,坚持把驻村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政治素质好、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驻村干部,优先考虑、重点倾斜。据了解,2021年轮换以来,全省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原驻村干部1900多名,评选表彰新轮换驻村干部先进个人110多名。

  “省里的扶持政策、单位的倾力支持,都是我们驻村帮扶的动力。”黑龙江大学驻克东县蒲峪路镇国富村第一书记刘家胜在两年期满后又主动请缨继续驻村,为村民们多做点实事。

  在龙江大地上,一大批像刘家胜一样的驻村干部脚踏泥土、挥洒汗水。2021年以来,全省驻村干部共协调乡村扶持资金36.8亿元,帮助1311个村集体新上强村富民产业项目2323个,增加村集体收入3.9亿元,带动农户增收3.5亿元;积极协调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45.4万余件;参与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644个,帮助培育村级后备力量9800多人。 通讯员 龙组宣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