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婷:将青春奉献给基层,我很骄傲
2023-04-20 16:5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叫杨淑婷,是贵州省都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2020年10月,刚从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我选择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通过贵州定向“985”高校选调回到家乡,投身于家乡建设。根据组织安排,2021年11月,我被选派到平浪镇罗雍村任专职副书记。这是我从未曾想到的一件工作,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似乎与我学习专业“不相干”的岗位上,我爱上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做村民群众的“家里人”

  初来乍到,单在村里走家串户我都会迷路,要做到村情“一口清”,对我来说不亚于大学考试。高分的秘诀在于高效的重复,而熟悉村情的关键就是多和群众交流。在多次走访及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后,问起罗雍村的情况,我基本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日积月累中我的驻村工作也逐渐有了起色。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背对身后环绕的群山,我常反复温习母校的校训。我明白,踏踏实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小事,便可以把自己的点滴奋斗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事中去。

  顶着烈日我跟村民一起播种、插秧、打成一片,这让我学到了不少新技能,也让我和村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我相信群众有好事叫我是客气,有需要时也叫我,才是信任。

  向原单位提出申请,为群众寻来爱心企业捐赠水管、水泥,徒步到深山里寻找新的水源,及时解决各组村民“饮水难”的问题,一句“淑婷,好样的!”让我身心不再疲惫。

  “谢谢姐姐,姐姐真好!”看到小朋友们在“六一”儿童节得到我协调购买的学习用品,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也温暖着我的心。

  “淑婷小妮子,过来孃孃家吃杀猪饭!”本来我是抱着棉被、棉衣、大米、食用油、春联等生活物资去村里慰问的,却被村民们争先拉到家里吃饭唠嗑,我知道,我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已成为了他们的“家里人”。

  做基层治理的“践行者”

  为落实好市委“基层治理夯实年”各项工作任务,我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多次外出观摩学习,并因地制宜为村里制定了治理方案。

  围绕建设罗雍村美丽“花园村寨”目标,我提出带动群众成立基层治理“红黄蓝”三支志愿服务队(红色党员志愿服务队、黄色治安巡逻队伍、蓝色蓝天环境保卫队),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基层治理积分制,以积分作为奖励依据,有效动员群众参与村寨共建共治共享,罗雍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正一点点发生变化。

  到村之前我还担心研究生阶段所学的建筑学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结果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时就派上了用场。

  白天,我一边忙文化墙施工建设,带着群众绘画墙体、砌筑花坛,一边发动在外务工的村民们捐款、联系企业及帮扶单位赞助,最终筹集到村民捐款5000余元,拉到50吨水泥、5000块砖、2万方沙子、100株苗木、10个垃圾箱等赞助物资助力建设。

  晚上,我便与村支“两委”、村民群众们坐到一起制定组规民约和评比制度,设置“红黄榜”和门前三包卫生评星,开展“五好家庭”评比,颁发流动红旗,通过树榜样、立标杆,激发村民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的意识。

  不知不觉间,示范点开始变得有模有样,虽然我黑了、瘦了,但看到一个焕发活力的村寨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罗雍村始终稳固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基石,积极谋划产业促发展,为村寨后续建设提供坚实经济基础。在村“两委”和村集体合作社的带动下,我们利用自有生猪养殖项目,加大与海大集团的合作,2022年共出栏2批生猪,共1000余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

  生猪养殖业的初步成功并没有冲昏我们的头脑,反而让我们更加坚定艰苦创业的决心。利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优势,村里又带动群众依托2个500亩坝区发展起优质水稻种植。去年秋天,整片坝区满是丰收的欢声笑语,全村累计收割稻谷11.8万斤,群众收入20多万元。除此之外,我们村还积极引入企业带动发展,动员村民种植海花草200亩、种植生姜120亩、试验种植冬瓜15亩,通过流转土地、村民自己创业等收入约150万余元,带动起近50人就近就业,农忙期间人均月收入约3000余元。现在的罗雍村产业发展一派欣欣向荣。

  转眼间,我到罗雍村已经一年多。在此期间,我的工作得到了平浪镇党委政府的认可,获得了“2022年度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将美好的时光奉献给基层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我深知,奋斗的青春是一场“接力跑”,我将带着这一份荣誉及鼓励,争取跑出更好的成绩、赛出更好的风采。

  作者为贵州省都匀市住建局派驻平浪镇罗雍村副书记 杨淑婷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