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封申请书,他扎根乡村7年
2023-07-10 14:2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李慧 刘红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肩膀上驮起被褥,行囊上挂着水壶,心里头装满赤诚,住进了村里小屋……”这首歌名叫《驻村干部》,是付晓峰最喜欢的一首歌,无事时就会哼上两句,他觉得每句歌词都唱出了他的心声。

  作为安徽省第七批、第八批连任选派干部。2017年,省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四级调研员付晓峰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书,被选派至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一干就是4年零两个月。2021年驻村期满后,他又向组织递交了留任书,将行李与情怀打包,搬到了江塘乡大塘村。

  7年时间,付晓峰笑说自己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扎根乡村、建设乡村。

  付晓峰(中)在村民家中调研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得知即将选派至红星村,付晓峰打开百度地图,显示距离合肥有240公里,开车大约3个多小时。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初次去红星村,付晓峰还是用了两个“震惊”形容当时的心情。“红星村是个山村,我们开了3个小时才到镇上,心想差不多快到了。结果车越开越往大山里钻,最后一直开到山顶,红星村到了!”

  第二个震惊是在到村一周后。红星村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差,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村里基本上都是老人,能把摩托车骑稳、能正常交流的村民就50来人。“这样一个偏远山村,如果组织上不去关心帮助他们,他们该怎么摆脱困境呢?”付晓峰心头涌上酸涩。

  太湖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红星村当时又是深度贫困村。安徽省委组织部主动承担起帮扶红星村的重任,先后选派部里4名年轻优秀干部驻村帮扶,并给予大力支持。从第六批选派干部开始,两任工作队先后争取到40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对红星村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危房改造一新,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公交车开到了大山里……

  在两任工作队的帮助下,红星村趁势而兴,打造了一个占地60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新建了一家民宿和光伏基地。在村4年,他们白天在村里干活,晚上仰望星空排解寂寞,日复一日的坚守换来了红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2万元。

  选派期满后,付晓峰递交留任申请,再次肩负使命被选派至大塘村。不同于红星村,大塘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均排在全县第一,是太湖县仅有的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但从全省的角度来看,大塘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还有不足。为了将大塘村建设成为安徽省的乡村振兴样本村,省委组织部将其列为定点帮扶对象。

  两个村的村情村况完全不同。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付晓峰忙完日常工作,不是到村民家中“串门”,就在泡在田间地头,他笑称自己的工作状态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就这样,不到一个月,付晓峰对大塘村做到了心中有数。

  一口锅吃饭,拧成一股绳

  来到大塘村,付晓峰发现,村部两层小楼,只用了三四间房,村级活动场所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而且村部沿街停车也很不方便,3个月发生了两起刮擦事件。

  作为组织系统的选派干部,主阵地建设是主业主责,付晓峰立即向省委组织部打报告,争取到50万元资金,加上市县配套资金,将村部进行整修。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有为民服务大厅、乡村振兴工作室、党员活动室等,还建成了太湖县第一家农民健身房。村部前扩建的人民广场,一入夏便开展红色电影播放月活动,每天傍晚老百姓拎着凳子、摇着蒲扇,早早地赶来占座。现在,大塘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成了全村人气最旺的地方。

  大塘村能成为太湖县的“优等生”,得益于背后有一个优秀的村“两委”班子。

  “老支书汪玉平是安徽省人大代表,他为大塘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付晓峰介绍,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新当选的村书记汪文达是个90后,特别有干劲。现在,村“两委”平均年龄39岁,是一帮有文化、有活力的年轻人。

  去年下半年,村里计划将进村主干道改为村通双车道。付晓峰跑省跑市、忙上忙下,最终争取到800万元资金。根据施工图纸,有7户村民家门前的水泥路,需要向里缩进30公分。老支书汪玉平得知后,主动承担起上门劝说的工作。村书记汪文达腾出精力去抓其他具体事务和“书记项目”。

  “书记项目”是大塘村创建的一项党建项目品牌,内容涉及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等方面。自品牌创建以来,先后举行了先锋助学点揭牌仪式、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等各项活动。配合“书记项目”,付晓峰还提议组建了5支党员服务队,分别为调解分队、帮办分队、巡查分队、济困分队以及助学分队。付晓峰主动加入巡查分队,为此他买了一辆电动车,闲暇时就骑着它“巡村”。

  “现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离任村干部、后备干部及选调生,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可以说我们是13个人在一口锅里吃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啥工作是干不成、干不好的。”付晓峰爽朗地大笑。

  创出品牌,干成示范

  作为太湖县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大塘村如何保持前列,发挥示范效应?付晓峰到村后,用了3个月时间,走访了115户脱贫户、村民代表、村民组长及种植养殖大户,又召开了4次座谈会征求村民代表意见,拟定了一份《大塘村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件大事,就是盘活村里的资源。大塘村有110口水塘,但水面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过去,村里有个湖,名叫‘来星湖’,可是老百姓都管它叫‘三九湖’。”付晓峰解释说,因为300亩湖面,一年租金只有9000元,几乎是闲置的。

  大塘村收回湖面经营权,湖上空间租给一家企业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年租金15万元,且每5年按照10%的比例递增;水面承包给村内养殖大户汪晓明,用于陆基循环水养鱼,年租金10万元。大塘村还争取了200万元项目资金,改造提升3000平方米番鸭养殖基地,每年根据番鸭养殖效益进行二次分红。去年,靠番鸭养殖村里分红15万元。

  另一件大事就是发展好菌菇产业。在大塘村创业园的菌菇大棚,一排排菌菇棒整齐排列,鲜嫩的平菇破膜而出。园区年产菌棒100多万棒,有香菇、黑木耳、白木耳、平菇、羊肚菌等种类,并配套建设了烘干生产线、香菇加工生产线,可加工香菇脆片、香菇粉等,年产值800余万元,发放劳务工资60余万元。

  “要想保持集体经济增量,只靠租金是不够的,必须培育新的增长点。”付晓峰介绍,村里采取“村集体+村干部+能人”模式,成立了日兴菌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菌棒生产110万棒,村集体实现分红20万元,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

  傍晚时分,在道路绿化带一侧,一群"工人"正在移栽苗木花卉,他们主要是大塘村村民。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大塘村成立了安徽开拓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接建筑劳务分包和工程项目建设。付晓峰介绍,这不仅有效解决了村内闲置劳动力,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去年,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0万元,带动12人就业。

  目前,大塘村先后成立了农业、油茶、种养、旅游等公司和4家合作社,注册了“盛唐大米”“兴塘香菇”等4个品牌。驻村工作队先后通过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为村里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3131万元。从2019年起,大塘村连续4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过百万元,今年预计突破160万元。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