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标杆,让村庄变变样
2024-12-20 08:5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王成成(左)带头参加村里民宿建设。(资料图)

  临近大雪时节,沂蒙山区的气温已降至零下。驱车从山东临沂市区一路向北,两小时后终于抵达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三面环山的西墙峪村,是桃棵子村的一个自然村,穿村而过的“彩虹路”在月光的映照下甚是好看。记者与王成成的对话,就在一句“冷不冷,穿得太少了”的问候中开始了。

  2019年夏,山东省临沂市委组织部出台面向优秀退役军人选拔农村党组织书记的政策,当时年仅26岁的王成成通过考选,来到西墙峪村担任党支部书记。2021年,村“两委”换届,王成成成功当选为下辖西墙峪村、桃棵子村、南墙峪村三个自然村的桃棵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初就立志“让村庄变变样”的王成成,在这几年里,带领村民吃上了“红色旅游饭”,让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负债20多万元到如今7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间增加到了2.8万元。

  她曾是村民口中的“识字班”

  “刚到西墙峪村时,村里只有一条不到3米宽的土路,村民主要靠种植生姜、板栗、地瓜为生计,人均年收入只有1.2万元左右。”说起当时村里的境况,王成成颇为感慨。村民也对于新来的“识字班”犯嘀咕,认为她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到城里。“识字班”,在沂蒙老区方言里就是对未婚少女的称呼。

  王成成首先开始入户走访,到村民家认认门。“我们村600多口人,就选不出来个村书记?”“你一个外来的‘识字班’,能把我们村的路给修了?”“路不好、水不通、夜里黑怎么解决?”面对村民抛出的一个个疑问,王成成陷入了沉思。

  “要想赢得村民的信任,就必须给村民的愿望清单一个清脆的应答。”王成成暗暗下决心,决不能“当逃兵”,一定要让村庄“变个样”。

  上任第三天,台风“利奇马”来临,王成成的第一个应答掷地有声。西墙峪村山陡沟深,村民分散居住,台风危及村民安全,她一边密切关注台风的实时动向,一边带领村“两委”成员检查路面房屋,一天一夜没睡觉,紧急安置了住在山峪里的56户、114名村民。

  正是这次考验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在王成成积极争取下,入村道路拓宽到了7米,铺上了柏油,变成了“彩虹路”“网红路”。 锚定村民的愿望清单,王成成带领村“两委”争取项目资金,相继完成了龙岗峪至虎头顶2500米硬化道路,西墙峪自然村2500米生产路硬化,拓宽黄连峪至周坪地道路2400米,修筑景观拦河坝两处,安装路灯100余盏,铺设石板硬化路6000平方米,完成墙体美化1000余平方米,村民的一个个愿望得以实现,王成成也不再是村民口中的“识字班”了。

  唤醒沉睡的红色资源

  “现在是淡季,周末节假日都能坐满,忙的时候我也能搭一把手。”一大早,记者漫步在西墙峪村“彩虹路”上,在“张家大院”门前遇到了外出捡柴火的张大妈。

  “发展乡村旅游,最重要的就是让村民赚到钱。”王成成鼓励有手艺、懂经营的村民返乡搞农家乐。返乡创业的“张家大院”农家乐老板张德法已经是三次创业了,前两次都因为客源少、生意不好而关门。现如今,“张家大院”每年营业额超30万元,碰上节假日,一天甚至能接待游客40多桌。

  西墙峪村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抗战时期是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鲁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王建安、罗舜初等开国将军曾在村里战斗生活过,32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得到村民的掩护救助,因此西墙峪村有“山纵的好后勤”“抗日堡垒村”等称号。

  如何让红色资源“火”起来,是王成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王成成锚定了“红色资源+绿色发展+金色收获”的方向,深挖西墙峪村红色资源。王成成和村“两委”成员积极争取资金,修缮了藏兵洞、野战医院医疗所、将军旧居、红色记忆馆等,2023年,桃棵子村还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西墙峪村,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对他们的成长很有意义。”在西墙峪红色记忆馆,沂水县新华书店研学团领队左志菊告诉记者。展示西墙峪村红色历史的西墙峪红色记忆馆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学员、游客20余万人次。

  走上央视分享基层感悟

  “你来的时候,西墙峪的风都是甜的”,西墙峪村村口的这句标语随着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火了起来。去年7月,《对话》栏目来到西墙峪村,来自山东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共71位党组织书记在西墙峪村共话乡村振兴。

  “有了项目的带动,我们就有了发展文化旅游的底气,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地方,来到我们这个地方。”王成成在央视《对话》现场做了基层感悟分享。

  这次节目的热度超出预期,200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全网总传播量超3500万,#女兵退伍当村支书集体收入3年翻3倍#等冲上热搜榜,总阅读量破1亿,西墙峪村火了。

  村子人气旺了,在外打工的青年也回到了村里,开起了农家乐。1996年出生的张杰回到村里创业,他经营的“八亩地山庄”每年销售炒鸡大约5000只,除了游客到店品尝之外,还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各地。

  桃棵子村结合“跨村联建”工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与周边9个村组团连片、抱团发展。如今的桃棵子村已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建成民宿37家、农家乐90多家,形成了集“特色民宿、红色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特色产业,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乡村、山东省首批传统村落、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王成成还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只要村里还有需要,我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谈及未来,王成成思考片刻,她盘算着做大做强民宿农家乐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村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更多的研学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资源。村里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她最近也在联系在外的大学生,让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参与到乡村旅游和乡村建设中来。

  今年七夕,王成成与同为“兵支书”的沂水县院东头镇田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李祥民结为伉俪,在乡村振兴路上并肩同行。“村子不富我不嫁”,王成成开启了人生新阶段,桃棵子村的发展也积蓄着澎湃动力。

  本报记者 倪怀成

  通讯员 李后金 实习生 毕凤杰

  原标题:结对蹲点 与榜样同行丨山东桃棵子村:争当标杆,让村庄变变样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