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印发《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管理等体制机制,加快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加大引育力度 集聚乡村人才
当前,乡村青壮年流失较严重,乡村人才技能不足、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等问题,已成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路上的“绊脚石”。为此,近年来,重庆大力培育在乡人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人才“聚变”效应初步凸显。此次出台的26条重点政策措施,坚持政策引领,突出导向作用,以农村产业、科技、服务三个方面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积极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以农村产业人才为重点,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展培训认定、职称评定等工作。紧贴乡村人才需求,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工程。建立“产业+人才”协同机制,以资助设立人才工作站等方式,向产业输送人才。
以农业科技人才为关键,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措施》明确要求,加强高校“新农科”建设,为农村定向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建设农业高职院校,加快培养农业“塔基”人才。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在“重庆英才”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支持组建农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体制内外人才相互融通的用人机制。
以公共服务人才为保障,全面提升乡村建设管理“人才链”。《措施》提出,重庆将实施“五万计划”,即万名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工程、万名乡村治理人才培育工程、万名乡村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万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工程、万名农村劳务经纪人培育工程,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全市乡镇引进2万名优秀人才,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提供“源头活水”。
完善支持政策 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侧改革,搭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活动平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人社局按照“乡村提出需求、政府发布订单、专家组团承接、项目清单管理”的方式,打好政策组合拳,对接服务乡村规划建设、农旅融合发展、产业技术保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基层需要,建立广泛长效乡村引才引智新通道。
“此次出台《措施》,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挖掘专家智慧与技术的优势,通过服务与培训实现产教融合与绿色发展。”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措施》以人才引进、使用、管理三个重点环节为着力点,培育乡村振兴新产业、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具体来讲,重庆市将以鼓励人才下乡为导向,打造乡村吸纳人才“引水渠”。通过引导城市专家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一线,对重大技术难题、重点产业需求,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精准组建专家服务团给予支持;每年将选派一批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设立一批专家工作室、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平台。
实施“乡贤”引育计划,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才推荐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和引导“银发人才”回乡服务,力争5年内引导100名退休人员到村服务。
“我们还将以人才领域改革为动力,用好用活乡村人才政策‘调节阀’。”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将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把农场经营者、电商人才等纳入农经师、农技师、农艺师评价范围。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在重庆英才大会中专设乡村人才活动,加大乡村人才服务保障力度。
八大创新政策 构建服务基层体系
据介绍,这26条政策措施重点围绕乡村人才的评价、培育、引进、激励、保障、服务等方面,其中共有8大创新政策。
一是整合了全市相关资源,推动组建1所独立设置的农业高职院校,支持建设农业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加快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二是指导高校在编制本专科、研究生招生计划时向涉农专业倾斜,为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定向培养涉农专业毕业生。三是重点面向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设立产业人才工作站50个。四是实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工程,按需设置乡村电商服务站,5年内开展“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培训5000人次。五是加大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本土人才招聘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六是实施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计划,注重前端培育、加强过程指导、强化后续扶持,着力打造一支创业能力强、经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七是加大乡村人才创业和培训支持力度,培育打造专业特色涉农人才培训机构,做大做强做亮培训品牌。强化区(县)和职业学院、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就地培训。八是建立乡村人才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乡村振兴考核,夯实区县、乡镇工作责任。
“我们将强化组织保障,全力推进这一系列乡村人才振兴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各级党委将建立乡村人才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制定乡村人才发展规划。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各级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建立乡村人才培养协作制度,统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提升乡村人才素质和能力。还将建设乡村人才数据库,定期分析全市乡村人才供求总量、结构及分布,对社会发布乡村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确保有效助推乡村振兴重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