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网红村”发展“档案”
2022-02-18 09:4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徐涛 严强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直播带货培训班学员。

  从贫困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96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46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作为湖北省典型的大别山区村庄,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可圈可点。

  党员带头 直播成了新农活

  “堰头垸村成为麻城‘网红直播第一村’,周红英立下头功。”村党总支书记杨作柱说。

  49岁的周红英,是堰头垸村4组村民,还是村第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2020年疫情过后,她看到村里有不少留守妇女无事可做,“网上有农村妇女直播卖农产品赚钱,我为啥不从这里入手,帮村民一把?”

  此前做过电商的周红英,经过反复琢磨,很快将学到的知识用到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直播平台上,带动50多名留守妇女卖福白菊、葛根粉、干黄花菜等农产品。2020年7月,周红英直播团队将手机架到梨树下,一场直播卖出150多箱鲜梨。

  现在,村里有网红之家、快递物流中心和乡村地标优品馆,带动更多留守妇女发展直播经济。杨作柱说,该村以自然塆组为单元设立党小组,选优配强党小组长,每个党小组设立党员中心户,联系5到10户群众,推动党的组织、基层治理向塆组延伸。

  “我是红英姐的党员联系户,加入直播团队后,我主要负责接单、发货,最多时一天出货1000单。”留守妇女周想荣说,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比外出打工强,还能照顾老小。

  引进能人 盘活土地钱袋鼓

  “今年行情不错,干花收购价每公斤在60元以上,每亩毛收入过万元。”去年底,堰头垸村福白菊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再波喜上眉梢。

  一样高兴的,还有摘花的村民张可娥。“我每天能摘150多斤鲜菊,有150元收入。”她说,高峰期每天有两三百个村民来基地摘花。

  “规模小、缺技术,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杨作柱说,村里有几百年的福白菊种植史,之前多是上了年纪的留守村民在种,零星生产、随机销售,一直成不了气候。

  2020年4月,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引导村民们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形成规模效益。不到一周时间,220户群众摁下“红手印”,凑成504亩集中连片地。村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地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并引进能人王再波负责经营。基地鲜花上秤后,直接运到1公里外的烤房,每天可烘出1吨干花,增强了合作社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菊花销售不再受季节限制。

  堰头垸村目前发展了菊花、油茶、果树、畜牧、光伏发电5大特色产业。13000元、16670元、25838元……三年来,脱贫户何咏良一家的人均收入节节攀高。在多种产业的带动下,村民收入来源更多,有土地的获得流转费,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参加生产,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入股,都可分享合作社收益。

  服务升级 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1年12月7日,村民冯其凤直奔村党群服务中心,去给临时挂失的社保卡解挂。“这里有台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带上身份证,几分钟就能在家门口办好。”冯其凤说。

  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能办理人社、医保、公积金、税务、不动产等59项大事小情,24小时不打烊。一旁,95后村干部邓双双,现场指导冯其凤操作。

  堰头垸村2020年对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除了置办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还建起妇女之家、周末课堂、老人关爱中心、村史馆等,中心外配建村民休闲广场、文化走廊等设施。

  “党群服务中心内安排什么服务,村里会征求群众意见,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干、大家来监督。”冯其凤说,过去,村民到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多有不便,坐公交车要倒车,自驾车虽然方便,但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条件的。

  “乡村振兴,光有冲劲是不够的,更要使出绣花的功夫,用细致的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杨作柱介绍,村党总支去年整合资金、资源,办了一连串民生实事,如清淤整修当家塘16口,实施户厕无害化改造328户,安装排污管网3000米,打造小公园4处,提档升级通村道路11公里。

  麻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琪说,该市正聚焦聚力塆组党建,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五个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推动发展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宣传教育体系),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