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团”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乡村添智提质
2022-06-17 08:5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倪敏 通讯员 中卫组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3月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科技特派团开始帮扶工作。两个多月来,中卫市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人才优势,聚焦海原县特色产业布局,实施“五个一批”,把科技特派团科技帮扶工作落到产业发展一线。

  突出绿色强农,引进一批优良品种。国家科技特派团宁夏海原团各产业组积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因地制宜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聚焦海原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以西门塔尔优质肉牛繁育、提高肉牛良种化率和肉牛育肥为主等高端肉牛养殖产业技术服务。引进“青薯9号”“冀张薯12号”“希森6号”等新品种,在海城镇武塬村建立了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加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和富硒示范基地建设;在贾塘乡黄坪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荞麦新品种信农1号、西农9976等。

  突出科技强农,推广一批先进技术。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科技特派团(小杂粮团队)在小杂粮产业方面集成农技农艺融合、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在贾塘乡王塘村开展试验示范展示,在产业带全面推广精量播种技术、抗旱机械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在马铃薯产业旱作栽培方面,集成完善了起垄、覆膜、播种、施肥“四位一体”技术,膜上覆土全机械化种植技术,2022年预计海原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马铃薯总产量60万吨,总产值达到8亿元。

  突出质量强农,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团指导海原县小杂粮以绿色、有机、富硒“三大定位”为核心,重点打造了3个小杂粮种植核心区,种植面积35万亩,形成谷子标准化示范基地18个,面积5万亩,持续创建自治区级小杂粮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为建设宁夏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基地,科技特派团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重点建设南部淀粉型马铃薯和中部淀粉兼菜用型马铃薯两个产业带,在注重马铃薯产量、品质提高的同时,打造培育马铃薯繁育基地,开创了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格局。

  突出品牌强农,打造一批地方品牌。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团建立的产业全覆盖的国家、区、市、县专家服务团队优势,及时精准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指导海原聚焦新业态培育,大力培育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建立荞麦花休闲观光园区2个,形成以谷子、荞麦等小杂粮带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着力打造“最美七彩梯田”,带动全域旅游经济发展。同时,加快互联网+小杂粮产业发展,建设小杂粮可追溯体系、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商订单农业,助推海原品牌影响力。

  突出人才强农,培育一批本土人才。科技特派团专家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带动参与等方式,培育一批荞麦产业带头人队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人才振兴基础。针对关键环节,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集中培训,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向当地农技人员、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传授技术知识,帮带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据介绍,目前,海原已将农业科技人员、土专家等130余人纳入科技特派团各产业组,在共同开展技术指导的同时,达到对海原科技人员的传帮带,有效促进当地科技人员能力素质不断增强,本土科技人才专业能力明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