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省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满村的油香扑面而来。麻花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拿起一根细细的面,娴熟地一甩、一压、一搓、一卷,一根麻花便成了形,放入油锅不一会儿,色香味俱全的麻花便出锅了。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黄的麻花不仅是麻花庄村村民最喜爱的特色食品,还发展成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小小的麻花是怎样承载起乡亲们的致富愿景的呢?
麻花庄村原名五里河村,炸麻花已有近300年历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人尚未解决温饱时,五里河村人靠一手炸麻花的手艺,常能吃上白面。然而,之后几十年,这个村的麻花始终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五里河村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村。
村民都有一把好手艺却摆脱不了贫困,这让时任驻村第一书记杨永峰很纳闷。经过一番调研,杨永峰搞清楚了麻花产业发展不起来的主要症结所在。“村里各家麻花味道大差不差,没有品牌,包装也不行,只能比拼着降价,结果谁也挣不着钱。”杨永峰说,不光销售,用工、用料同样存在问题,“可以说,价格战这样的恶性竞争,是村里麻花产业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2018年3月,一场事关村庄麻花发展的“产业发展大会”在村部召开,杨永峰主持,老书记坐镇,村里8家麻花厂、5家麻花作坊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咱村人不能再相互拆台、恶性竞争了。乡里乡亲的,传承的也都是老张家做麻花的手艺,为何不能联合起来?”杨永峰开诚布公。
“咋联合?”“凭啥联合?”“联合有啥好处?”质疑纷至沓来。“咱村麻花味道好,之所以卖不上价,是因为各自为政、恶性竞争。要是联合起来,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规格、统一销售,利润就能上去,大伙儿就都能挣钱了!”杨永峰耐心解释道。
几经开会讨论,各位负责人总算同意联合,还选出经验丰富的张瑞存等7人,组成了麻花质量监督委员会,每周分头到各个麻花厂和作坊抽查,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当场要求整改。不到两个月,全村麻花生产卫生状况大大提升,拿到了食品生产卫生许可。
在随后的村“两委”换届中,炸过麻花、跑过运输的张永涛当选村书记,还选出了3名45岁以下的支部委员和村委委员。杨永峰和新村“两委”班子商定:统一品牌、规格和销售。
“上世纪八十年代,本村村民张培仁就开始炸麻花,炸出了品质也炸出了名堂,还到北京参加展览拿过奖。我们就把麻花品牌统一定名为‘张培仁’,要求各家承接村里订单时,都挂上这个牌子。”杨永峰说。
“我们带着麻花去郑州搞推销和试吃,超市和消费者嫌麻花太大,我们回来后就统一只做12厘米长、一指粗细的小麻花;我们拿到电影院去卖,人家反映一个包装里有8根,吃不了太浪费,我们就调整为每包不超过4根。”杨永峰说。根据市场的反馈加以改进,他们最终确定了每包4根、每根12厘米长、一指粗的麻花统一规格。
2019年3月,经民权县委、县政府批准,五里河村正式更名为麻花庄村。随即,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把村里的8家麻花厂、5家麻花作坊整合起来,由村里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管控质量、统一对外销售。原先的各家作为村集体企业的生产车间,生产的麻花由村集体企业统一对外销售,利润50%归生产厂家所有,50%归村集体所有。
“统一”的效果很显著。2019年,麻花庄村全年完成麻花销售收入1000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50万元,直接带动300多个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随着麻花产业步入正轨,如何更精细化多样化?河南省司法厅派来的新任驻村第一书记宋明从更新产品包装入手,请专业的文化产业公司设计出外形美观、特点突出的包装。
“一位浙江的客商提要求,能否生产一些甜味麻花?这给了我们新启示。”宋明说,去年6月,驻村工作队专程拜访了河南省农科院,在食品专家的指导下,村里在原味麻花的基础上开发出甜味、紫薯、香辣、麻辣等七八种口味。
为进一步打开销路,宋明培养了大学毕业回村的年轻人张亚博做村里的电商主播。“我们在多个电商平台都开设了麻花网店,邀请网红加盟,也培养自己的主播。”依靠网络销售,张亚博去年实现销售200多万元,净利润30万元。
“现在我们建起了两座新厂房,准备租给村里的麻花作坊扩大生产。镇里靠前服务,协调有关部门给我们村安装了大功率变压器,让全村炸麻花从此都用上电油锅,既环保也能精确控制油温。”谈到未来打算,宋明说,他们正为村里规划建设一个麻花产业园,“扩大生产,拓宽销路,让小麻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