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丰"景 | 爬过“穷坡”解开“山索” 坡索村成了“百万村”
2022-12-16 10:2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倪敏 通讯员 韩捷 罗美艳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今年咱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百万元!”近日,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第四季度党员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覃松荣向与会党员报告了一则喜讯。“爬坡过坎”兴产业,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坡索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底的6万元增长到113万元,中间只用了不到3年。覃松荣说,这与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密不可分。

  坡索村离县城最远、曾是全县最穷的村,老一辈打比方:“村头的大山像如来佛手掌,村里的人好似孙悟空,怎么也翻不出去。”“陷”在大山里的坡索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1.8%,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仅2538元,十里八乡提到坡索都说,“山如绳索,人难出,钱难进。”

  转机从南方电网公司定点帮扶东兰县和坡索村开启。“多亏了第一书记带着工作队,帮我们理清思路,鼓足干劲,在服务群众乡村振兴上目标清晰办法多。”覃松荣感慨道。

  驻村工作队联合后盾单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如火如荼“种”电杆、修公路、建水柜,彻底解开坡索村“用电难、用电差、用水难、交通不便”等一堆“乱麻”。一条条硬化道路串起坡索10多个山头和29个自然村,建起了通往山外的交通网,村里的变压器从5个增加到18个,连海拔最高的六内屯也可以用上碾米机了。熟悉的景致在无声中发生了变化,返乡探亲的村民覃金瑛被家乡的变化震撼:“以前村里能跑小汽车的水泥路都不见几条,现在村上人开着小汽车到处跑也不稀奇了。”

  在接受帮扶的同时,村里也没有闲着。村“两委”和工作队结合实际,规划产业寻找致富良方。

  “今年地里的大米,除了自己留一部分,其余都卖给村里的合作社,再也不用运到镇上甚至县城去卖,也不用担心滞销问题。”坡索村种粮户谭福喜脸上乐开花:“合作社给的价格很好,确保市场最高价!”背后,是工作队、村“两委”带着村民们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稳步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出水稻种植“一条龙”产业链。“村民代表大会公开商议,确定水稻种植品种和种子经销商,邀请水稻专家对种植全过程跟踪指导。最终由合作社与村民签订购销协议,回收产品并统一包装入市。”覃松荣自豪地介绍,本村打造的“花香纳亮”农特产品品牌,很快成为东兰游必购伴手礼,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好收成。

  一棒接一棒,2021年,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到村。驻村第一书记范俊成与村“两委”、村民代表议定,在后盾单位帮扶下启动“蛋鸡养殖项目”,主打营养价值更高的绿壳乌鸡蛋。蛋鸡养殖场占地1200平方米,养殖规模可达8000羽。通过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培训养殖能手、开展订单销售等有力举措,到2022年底,仅这一项目,销售额预计可突破7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过20万元的收入。

  对内提振产业,对外坡索村积极携手大企业,通过“微订单”助力群众持续增收。2021年,村里引进藤编手工艺品加工车间,与邻县知名藤编企业合作,接回货品订单1400个,组织村民参加技术培训,利用农闲开展订单生产,通过“培训+生产”,让群众在增收的同时增长就业技能。

  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难,坡索村瞄准线上消费市场,率先在全县试点建设农村电商平台,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返乡大学生、外聘专业财务联合组成电商团队,并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同开展电商平台运营。通过积极发掘本村及周边村屯特色农产品、原材料,与广西各地优质特色产品供应商深度合作,成功获批入驻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南网商城一级专区和微信小程序。目前,坡索村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架产品已超过100个,消费帮扶销售额累计达2800万元。

  “我们打包的这些米面粮油,都是网上订单,全国各地都有。”时近岁末,坡索村打包车间里,村民黄大谋忙得劲头十足,“能就近打工挣钱,村集体收入高了又是修篮球场又是慰问老人、奖励大学生,日子过得带劲儿,忙得再累都高兴!”

  驻村工作队带着全村人齐心协力,爬过“穷坡”,一步步将坡索村引上富裕路,晋级河池市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获“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自治区首批“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

  大山依旧,但它再也挡不住村民的脚步,因为有路;村里的夜晚也不再漆黑寂静,因为有光。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