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洋村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2021-12-01 11:0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为了解福建宁德寿宁县竹管垅乡后洋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生活环境和政策诉求等,本人深入村庄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报告的形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确定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研究对象是村内的空巢老人,即子女长期(半年以上)离开农村户籍地务工,身边没有赡养人或赡养人无赡养能力的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二是进行详细摸排和入户调查。摸排村中所有的60岁以上老人,了解核实他们的生活情况。同时,通过广泛的收集并结合以往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成果,制定涵盖空巢老人内心想法、生活环境、身体状态、政策诉求几个方面的调查问卷,并随机深入50名空巢老人家中进行详细访谈。三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对回收的电子问卷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等,得出造成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和空巢老人在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的措施。

  一、基本情况

  后洋村总人口1233人。经过摸排,了解到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共248人,占总人口的20.1%。在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共有102名,占比40.3%;由子女照顾的老人共有146名,占比59.5%。在这146名的数据里,有37名老人被自己的子女带到县城及县城外的地区一起生活,因此,后洋村目前在村中的由子女照顾的老人共有109名,与空巢老人比例为109:102。在本次随机入户进行问卷调查的50名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共有26名(其中女性13名、男性13名),占比52%,由子女照顾的老人共24名,占比48%。由子女照顾老人与空巢老人比例为12:13,与事实比例相近。

  二、空巢老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结合两年后洋村村官工作经历与本次入户调查收集的结果,总结归纳出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收入较低。调查结果显示,受访问的后洋村空巢老人的家庭收入84.62%都来自于家中农业收入,子女定期给钱仅占11.54%,这与后洋村村情存在很大关联。据悉,竹管垅乡后洋村现有茶园面积2900亩,人均茶园面积1.9亩,是竹管垅乡的茶叶主产地之一,茶园总面积位居全乡第二,村民主要以采茶、制茶赚取收入。基本每家每户都有机自己的茶园,人均收入达到1.7万元,空巢老人基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不过,由于农村老人从事农活时间长,落下的疾病较多,因此,多数年老体弱的空巢老人还是表示:“辛辛苦苦赚钱,就怕生病,一生病,就啥也没有了。”

  (二)精神生活较为单调。当前社会城镇化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子女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产生了许多“空巢”家庭,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调查结果显示,76.92%的空巢老人在子女外出后忙于农事活动,11.54%的空巢老人由于年龄太大赋闲家中,极少老人会发展书画、乐器、养宠物等个人爱好。村中的消遣,大概是茶余饭后的闲庭漫步,亦或是小店门口谈笑风生的“家长里短”,亦或是时而“三五成群”的扑克麻将。

  (三)承担抚养后代责任。虽然在本次的调查中,承担抚养后代责任的空巢老人不多,仅占11.54%,但是我们明显看到,在这11.54%的空巢老人中,多数老人是“被迫”承担抚养孙子女的责任的,这让部分空巢老人产生了比普通老人更大的生活压力。一方面是入不敷出。由于子女离异或外出打工无暇顾及,部分老人不得不接过照顾孙子女的重担,这其中还有部分老人表示从未从子女那里拿到照顾孙子女的费用,这给老人们增加了不少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孩子教育质量令人担忧。由于农村老年人识字不多,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所以当孩子成绩下滑或者没有努力学习的想法时,老人会感到力不从心、内心十分愧疚,甚至有不少孩子会因为学习问题更老人发脾气、闹矛盾,致使空巢老人在生活和精神上产生很大负担。

  (四)日常生活缺少照料。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生活缺少了一些照应,空巢老人面临不少困难。在诸多困难中,认为子女在外导致自己生病时无人照料的老人占11.54%;认为子女在外无人帮助自己解决较为繁重的家务、农事劳动的老人占42.31%;其余42.31%的老人认为子女在外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很大的影响。此外,针对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我们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调查。在调查对象中,65.38%的空巢老人表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或一般,除了患有一些糖尿病、高血压、部分妇科病等慢性疾病,身体无大碍;19.23%的空巢老人表示自己身体状况较差、体弱多病。对于患病老人,26.92%表示他们会简单地到附近的诊所拿药,缓解疼痛;50%表示会到县医院、中医院就诊,争取看好;3.85%表示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很多时候会选择忍受痛苦的折磨而不去医院看病。

  三、造成空巢老人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存在增加的趋势,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出农村,奔赴县城。调查结果显示,92.31%的空巢老人表示子女外出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由于农村生活没有太大盼头,因此想出去城市里闯闯,将来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除了家中老人体弱多病或有子女需要照顾的,很少会把老人带到城市一起生活。一是老人习惯了农村生活,在农村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农事生产,感觉还能过上较为充实的生活,在城市里没有事情做,反而难受。二是部分年轻人觉得把老人带在身边负担更大,因此选择把老人留在农村。不过,在本次调查的中,也有7.69%的空巢老人表示,自己自愿待在农村,不愿离开老家。

  (二)家庭关系存在矛盾。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将子女与空巢老人的关系分为融洽、缺少联系、存在矛盾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较为融洽的关系中,有子女外出务工,经常打电话回来嘘寒问暖的;也有子女在家务农,给予关心照看的。调查结果显示,38.46%的空巢老人表示自己和子女的关系比较融洽;42.31%的空巢老人表示子女外出务工,只是偶尔联系一下,有的甚至不联系,关系不太亲密。比如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户低保户,户主的妻子患有重病,无劳动能力,户主自己行动不便,以采茶赚取收入。他们的儿子年纪轻轻,但没有稳定工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家中长辈更是置之不理,这样的情况在农村或多或少存在。还有一类家庭是存在矛盾的。在我们的这次调查中,就有15.38%的空巢老人表示子女外出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我比较熟悉的是村里一位贫困户和他的儿子。虽然家中经济情况较为困难,但是因为两父子有很大的矛盾,内心存在隔阂,因此儿子选择一人出去外地的工地打零工,基本不打电话回家和父母嘘寒问暖,按照老人的说法,只有新年才会回家一次。

  四、解决措施

  (一)完善养老体系。政府需要进一步补充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通过建立和优化老龄人士补贴制度、推广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农村幸福院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过,在本次的调查中,后洋村的大部分空巢老人都认为自己的住宿条件还算不错,目前也能照顾好自己和老伴,不需要政府花太多资金在后洋村建设养老院。有42.31%的空巢老人希望政府能给予空巢老人一些救济,给真正困难的空巢老人补贴一些家用。对此,我们认为政府部门还可以在一些节假日,合理合规地为较为贫困的空巢老人送温暖,比如送上一个小红包、一些生活必需品和一些柴米油盐类的慰问品,给空巢老人补充一些家用。

  (二)完善医疗服务需求。当前,老年人最大的风险仍然还是疾病风险,积累了二三十年的收入,可能因为一场大病就付诸东流,导致贫困。因此,发展好医疗事业仍然是老年人的一项重大需求。虽说后洋村有一名村医,但是真正要看病,即使是小病,老人们也需要搭车、驾车前往竹管垅乡诊所或是卫生院就诊,不够快捷方便。对于大病,农村医疗人员素质不算高、技术水平也有一定限制。因此不太能满足空巢老人的要求。在本次调查中,有11.54%的空巢老人呼吁发展好农村医疗服务,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就医难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乡镇联合各级卫生院,在特殊节日到村中开展义诊等,为空巢老人免费看病。此外,根据我们的了解,近些年社区通过摸索,形成了“家庭医生一键上门问诊”制度,家中的老人只需要按下家里的“问诊键”,专业医师就会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患者家中问诊。但对于乡镇来说,该项制度还需要更多人力和物力的保障,需要更多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三)子女充分履行义务。首先,从以德治家出发,每个子女都应该积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以形成养老的好习惯,细心周到地照顾好家中确需照顾的老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46.15%的空巢老人不需要政府给予什么帮助,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子女多回来看看,陪陪自己。对于监督子女充分履行义务方面,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可以强化协议养老制度建设,为空巢老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途径。其次,我们也看到,很多子女不是不想照顾自己的父母,而是迫于生活压力和工作需要,无法将自己的父母带着身边、无法经常回家看父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创新思路将青年志愿者等群体作为老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桥梁。比如,子女可以将自己平时想说却羞于说出口的话通过信件的方式转达给父母,志愿者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将子女的爱传达到老人手中。见字如面,诸如此类的活动将会是一种很好的关爱空巢老人的方式。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空巢老人问题,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扶持空巢老人。但是空巢老人的问题在农村依旧严峻,我们任重道远。在此,我们强烈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关爱空巢老人行动中来,为空巢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