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然而,我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正面临着生产领域一线劳动力、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管理人员严重短缺的‘断代’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说。
据调研,在湖南省永州市某乡有3050户1.4万人,常年外出打工1.07万人,在家务农的仅有3300人,占总人口数的23.57%,且年龄多在46-59岁之间。总体而言,乡村基层农业技术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人员青黄不接,且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类专业招生规模一再被压缩。大学生村官聘用期一般为3年,聘用期满后,大多数村官仍选择离开乡村。
究其原因,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调查显示,一个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年收入是农民务农年收入的3倍-5倍。二是农业劳动强度大。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由于不适宜机械化,农业生产仍要依靠传统的农作方式。三是农业风险较大,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作用下,虽然目前政府出台了很多补贴、奖补等支持政策,但增产不增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对此,雷鸣强建议,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构建“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农技推广人员激励机制,鼓励农技人员在岗创新创业,开展农技入股创新试点。加强校地合作,加大定向委培乡村农技人员的力度。适度增加对农业的财政补贴资金和农田基本建设项目资助资金,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绿色农业与品牌农业的支持力度,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加农业产业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