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绣针 钩织乡村“锦绣图”
2023-03-17 14:4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顾星欣 赵相康 刘晓惠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根小绣针也能钩织出产业振兴的乡村“锦绣图”。日前,来自江苏、海南、贵州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苏绣、黎锦、苗绣三种“指尖艺术”如何保护及传承,聚焦助农“增收路径”如何优化,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希冀他们的做法和思考,能对广大乡村干部发展特色产业有所启迪。

  ■ 主持人:聂伟

  ■ 嘉宾:

  林 豪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党委书记

  莫元花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

  孙 发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主委

  话保护

  留住乡情,记住乡愁

  主持人:欢迎三位代表委员,请为我们介绍一下各自代言的产品。

  林豪:我给大家推荐的是黎锦。作为一名黎族人,我对黎锦有着很特殊的情感。黎锦被称为纺织业的“活化石”,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黎族先民就将日月星辰藏于翻飞的衣袖,将飞禽走兽编进交错的经纬。我们希望,保护好这份非遗,让它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林豪

  莫元花:我这次带来的是宝应乱针绣。苏绣自古就以图案秀美、绣工细致等特色享誉天下,而在江苏刺绣艺术百花园里,“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的宝应乱针绣则是一朵非常耀眼的花。为什么推荐这种绣品?因为我自己就是“绣二代”。上世纪80年代末,我父亲去江苏常州学习乱针绣技术,学成后回到老家宝应县鲁垛镇,办起了当地第一家乱针绣作坊。2001年,19岁的我主动放弃了一家外企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绣花针。

  孙发: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专门点赞苗绣。贵州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苗族人世代繁衍生息,发展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苗绣颇具代表性。一代又一代苗族人,通过绣在服装上的纹样,表达和传承着对自然万物、宇宙法则、生命规律和族群历史的认知,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孙发

  话传承

  扎根传统,融入生活

  主持人: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在生活中“高频”运用是对非遗技艺最好的推广。请问,你们当地是如何传承和使用的?

  林豪:2022年4月,在我们水满乡的毛纳村,习近平总书记与一个跟着奶奶学织锦的7岁男孩亲切对话,点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注重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创意与实践的融合,以黎锦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发挥新作用。这些年,海南各级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黎锦技艺传习馆、黎锦技艺传承村、黎锦原材料种植生产基地,“黎锦进校园”成为常态化活动。比如在我们水满乡中心学校,每个孩子都可以参加黎锦编织兴趣课,由黎锦传承人手把手教编织黎锦。

  莫元花:这些年,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非遗火起来,实现它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好地以活态方式传承。这些年我的实践也证明了,非遗产品可以融入百姓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非遗只有在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走进当代生活,才能植根百姓,得到更好的活态传承,由此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

  莫元花

  孙发:在苗绣保护传承和推动苗绣数字化方面,贵州建设基础纹样数据库,采集苗绣纹样18869件(套),其中苗绣纹样矢量图1548份已进行版权登记。贵州全方位推动苗绣保护传承及宣传推广展示,安排专项资金并遴选省内11所院校和26家非遗企业作为省级研培基地,2022年完成31期培训近900人,其中6期是苗绣培训。在拓展苗绣传播渠道上,贵州扩大受众范围,助力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争取推动苗绣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苗绣文化中心、化屋空间等一系列非遗传承体验空间。在青岩古镇、西江千户苗寨等重点景区布局苗绣体验空间,为苗绣走进现代生活提供可知可感的体验场景。

  话发展

  绣针虽小,产业很大

  主持人:黎锦、苏绣、苗绣……丝线一头连着传统文化,另一头连着广大百姓的生活。你们分别是怎样用小绣针绣出大产业、绣出乡亲们幸福生活的?

  林豪:黎锦不应仅仅是摆在博物馆里、挂在墙上的艺术品,更应该与现代潮流融合,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水满乡近年来不断深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人气渐旺。我观察发现,如今来我们乡的游客不仅会品尝本地特产大叶茶,还会试穿黎锦服饰、购买黎锦产品、体验黎锦技艺。我们乡各个村的织娘们也设计出很多时尚化、年轻化的文创产品,如黎锦手提包、零钱包、书签、桌旗等,美观又实用,让千年黎锦成了别具特色的“海南伴手礼”。

  我们还创新尝试在毛纳村办了一场“雨林时装秀”。黎锦在设计师手里有了新形象,在模特身上穿出了新表达,也让我们看到了黎锦发展的更多新可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黎锦保护传承的创新实践,以更强声势把黎族“活化石”绘制成海南锦绣“新名片”。

  莫元花:作为一名80后绣娘,我日常思考最多的就是传统刺绣的产业化发展。而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的讲话,更坚定了我们扎根乡村、发展非遗产业的信念。

  我创办刺绣公司,免费传授技术,引领鲁垛镇3000多名妇女加入绣娘队伍。乱针绣成为我们镇的一个新兴产业,建起了乱针绣文化产业园,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遗项目要多“触网”,有利于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就业,更好统筹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为适应消费新趋势,我们把刺绣搬上“云端”,带着员工直播带货,去年直播销售额达350万元,最近我们还忙着拓展新网店呢!

  要发展,还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我把“加大非遗人才培养”等建议带到了全国两会上。我还建议将非遗手工艺与文旅深度融合,做好非遗手工艺的系统性保护。在文旅融合上,进一步实施非遗项目进景区、传承人进景区工程,鼓励非遗传承人创新非遗发展思路,建设非遗工坊,主动融入市场,打造特色品牌,走好非遗产业化道路。

  孙发:贵州围绕非遗系统性保护,不断把非遗“厚家底”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引擎”,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自2013年以来,贵州通过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等系列举措,通过“公司+协会+绣娘”等模式,带动1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年产值近百亿元。其中,在培育苗绣经营主体方面,支持成立苗绣产业协会,建成苗绣非遗工坊58家,重点打造苗绣龙头企业,推动与省外头部企业合作,帮助拓展苗绣市场,发挥创新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以毕节市化屋村为例,各级各部门在该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化屋苗绣工坊”等项目,打造“化屋苗绣”等公共品牌,推出苗绣文创产品等。借力电商、网红带货、“黔货出山”等渠道,将化屋苗绣、非遗美食等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地。仅该村的苗绣产业就有效带动各类经营主体65家、从业人员222人,2022年实现总产值940.82万元。苗绣出了深山,活起来了、火起来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