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板凳会,我们邀请了河南、陕西、广东的三位选调生,请他们谈谈“如何说好‘农家话’”。
先记录,再请教
顾世霄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许衡办事处王庄村主任助理
顾世霄(右)开展志愿活动
我所在的王庄村属于搬迁安置村,大多数村民之前都住在山上。刚到村时,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记得有一次,我和村书记上山查看桃园受洪灾情况,村里的大娘看着被淹死的桃树,忍着眼泪说:“这可咋弄啊,我和你们厮跟(一起)去找政府吧,中不中啊?”村书记上前拉着大娘的手说:“婶儿,你先摆捉急(别着急)呢,我们这次过来就是帮你解决这个事!”
站在一旁的我听得云里雾里,插不上话。我意识到,在村里独当一面的前提是攻克“语言关”。从此之后,我经常“缠”着村书记带我走访入户,学方言、混脸熟。遇到听不懂的词句,我就先用谐音记在本子上,回头再一一请教村书记,平时一有机会就有意识地模仿使用。两个月后,我已经能够熟练用当地话和村民打交道了,这不仅让我和乡亲们更加亲近,也增加了我在村工作的信心。
恶补文化短板
段苏宸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原书记助理
段苏宸(右)在走访群众
2019年,我经过深思熟虑,千方百计说服妈妈,顶着亲友不理解的目光,只身来到振兴街道谭家村任书记助理。到村后,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事务,一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我稳住心、沉住气,努力寻找工作上的突破口。
谭家村被誉为“陕西山东移民第一村”,全村4000余人中95%以上都是山东移民后裔,至今村民们交流使用的都是山东方言。作为一个河南姑娘,陕西和山东两大“方言关”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屏障。凭借着不服输的闯劲和韧劲,我慢慢学会了“听琴辨音”的本领,自己也能时不时脱口两句方言。我意识到,在这方面还有文章可做,于是通过大量走访交流和研究文献、恶补文化短板,独立编制出《山东民俗文化图册》,成为推介谭家村“山东民俗文化”的一名“解说员”。因为这件事,我也真正走进了村民心里,慢慢打开了工作局面。
手编方言“宝典”
陈泳妍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党委副书记
陈泳妍和她的《大鹏话速成宝典》部分
2019年11月,我被派到下沙社区任职。作为一个外地来的基层工作“小白”,起初最难过的是“语言关”。有多难呢?下沙社区居民来自全国各地,说什么方言的都有,客家话、潮汕话、粤语……其中,本地主流的“大鹏方言”,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为此我每天拉着同事学,还手编了一套“大鹏话速成宝典”,收录了“你好”“好久不见”“谢谢”等50句常用语。为了对外推介社区的海鲜产业,我还特地学了句“来大鹏,吃海鲜”。
活学活用,成了我练习语言的“敲门砖”。排查消防隐患、入户登记信息……带着我的“宝典”,我和同事穿上红马甲,利用晚上一户户跑,渐渐学会了本地话,也学会了更加灵活地做工作。社区有7位独居老人、34位高龄老人,通过一次次上门,每个人的情况我都熟记于心,成了他们贴心的“小棉袄”。社区有个特别隆重的宗祠入伙宴,我也有幸受邀参加,老人们慈祥地说,“你现在也是我们下沙人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