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吸取基层经验和群众智慧,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作为到村任职选调生,必须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深入一线做好国情调研,取得“有数”到“有方”的成长收获。
心中有数,是工作有方的前提和基础。心中有数,要求掌握基层实情。心中之“数”是不容易获得的。坐在办公室里查电脑、翻资料只能找到“虚数”“概数”,只有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获得“实数”“准数”,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焦裕禄在兰考时,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走访调研,面对面向群众请教、同群众商量。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作出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选调生初入基层,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全新的领域,尤需开展国情村情调研。特别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开展,上级有新精神、新部署、新要求,基层有新需求、新问题、新情况,到村任职选调生要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上下功夫,不仅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地方重大部署,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左邻右舍中去,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民情民意摸清楚。
工作有方,是心中有数的落脚和归宿。工作有方,重要的是能拿出新招硬招实招。从“有数”到“有方”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必须对调查而来的“数”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从零散的“数”看到系统的“数”,从表面的“数”看到深层的“数”,从当前的“数”看到长远的“数”。这就要求到村任职选调生,利用好学识优势、专业所长,把走基层的脚力、察民情的听力,与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结合起来,从而想出创新的“点子”,拿出管用的“方子”。不少选调生到村之后都总结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籍”,找到了解决急迫和棘手问题的“钥匙”。有的选调生在协助调解纠纷过程中,总结出“腿脚要勤、要有耐心、讲究方式方法”的小诀窍;有的选调生在走访摸排中发现村里孩子热爱阅读,就建立“图书漂流站”,为他们搭建小小的精神港湾……
身在基层,一枝一叶总关情。有数、有方,背后是有责、有情。选调生到村任职,面对的工作虽琐碎繁杂,但事事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心中有数,重在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所思所盼;工作有方,贵在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同样是调研,带着责任和感情去调研,笔记本上枯燥的数字就有了意义。同样是做事,带着责任和感情去做事,自己琢磨出来的方子就有了价值。乡村就是一张考卷,到村任职选调生唯有奏好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达至共情的“三部曲”,才能拿出真招、取得实绩,换来群众的笑脸、赢得群众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