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田园 | 酬刘柴桑
2023-08-21 16:5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陶渊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写给刘柴桑的酬赠诗。刘柴桑即刘遗民,曾经做过柴桑令,莲社十八贤之一。《莲社高贤传》载:“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旌号曰遗民。”刘遗民于元兴二年(403)辞去柴桑令,隐居庐山。陶渊明于义熙元年(405)十一月弃官归田。研究者普遍认同陶渊明《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写于同一年的春季和秋季,但在具体的年份上,还存在争议。笔者比较倾向于逯钦立、孙钧锡两位先生所考证的义熙五年(409),即住宅失火后一年。从“山泽久见招”可以看出刘遗民早就邀请陶渊明一起隐居山林,义熙四年(408)六月陶渊明园田居被一场大火焚烧一空,直到深秋,一家人还住在船上。大概刘柴桑有诗赠陶渊明,表示关心,并重提旧议,所以有了《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诗,叙述自己的生活和心境,说明自己一切尚好。

  这首诗在内容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句,交代时令,寄托高怀。诗句的意思是:身居僻地少有人事往来,时常忘记四季的循环运行。直到巷子里、庭院里铺满了落叶,才心生感慨,明白已然入秋。作者交代时令,却从“忘”写起,到第四句才点出“知已秋”,为何如此费笔墨?我以为作者是要突出这一层的诗眼——“忘”。吴瞻泰在《陶诗汇注》中说:“‘寡人用’则与天为徒矣,天之四运周举,相忘于天也。落叶知秋,始知时序一周,正善写‘忘’字。”《庄子》“天地”篇有“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大宗师”篇里,“忘”是“真人”的重要境界。所以这几句表面是写幽居忘年,实是写人生追求。

  后六句是诗歌的第二个层次,写自己耕织自足,准备与家人一起登高远游。诗句的意思是:北窗外葵菜郁郁葱葱,南亩上禾穗茁壮饱满。现在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趁着这美好的日子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农事本身令陶渊明欢欣,而耕织自足无疑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快乐,令他产生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层意思在陶渊明的其它作品中也有流露,比如“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等,有些研究者认为略有消极思想。但我认为,这是一种通透的豁达。这种思想在陶渊明之前有,比如《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在陶渊明之后有,比如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但细细推敲,其意蕴还是稍有区别的,这两例侧重表达的是对良辰美景的极力珍惜,而陶渊明《酬刘柴桑》后六句侧重于养护生命之道,可视为 “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庄子·庚桑楚》)一语的注解,表露的是一种坦然的乐天知命之情。

  (周黎霞,全国优秀楹联教师,太仓市楹联学会、诗词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十佳女诗人)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