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田园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023-08-21 17:2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辛弃疾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人们都知道辛弃疾的词雄浑豪迈,但他也写了一些反映乡村田园景色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词是词人内心的写照。当此人想到上阵杀敌报国,自然会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当词人满腔郁闷需要发泄的时候,自然会写下“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上饶时所作。

  词人乘着月色,漫步乡野,看眼前稻浪,旧时茅店;听鹊惊蝉鸣,蛙声一片,朝中遭受排挤的不悦一扫而光,优美的田园风光使他诗兴大发。

  词的上片,第一意群写夜景。词人选取了风、月、蝉、鹊这些夏夜人们常见的景物入词。月下惊鹊,宁静的气氛突然被打破,静中有动,也是词人心理波动起伏的反应。唐张鷟就有“月下时惊鹊,池边独舞鸾”;孟浩然就有“惊鹊栖不定,飞萤卷帘入”。

  上片的第二意群不仅调动了视觉和听觉,而且又引入了嗅觉。词人在一片蛙声中,闻到了稻花的芳香,感受到了丰收的气息。如果说鹊惊蝉鸣反映了词人内心的起伏变化,那“稻花香”则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反映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意,就连蛙声,似乎也在诉说着丰年的欢乐。词人的这种心情,也反映在他的《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词中,“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

  下片用数字对仗,节奏明快,格调清丽。“星天”与上片的“明月”呼应,“天外”和“山前”对应,景象扩大,远近交融,既展现景之深邃,又体现词人心胸之博大。这种句式此前也有人用过,五代卢延让有“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南宋陆游有“种菜三四畦,畜豚七八个”。

  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辛弃疾善于利用远近上下,时空距离的交错出现,使全词波澜起伏。尤其是尾句的“忽见”,表现了词人沉浸在稻花飘香月夜美景之中,猛然看见旧时非常熟悉的茅店的惊喜;同时也表现了词人眷恋故地,怀人念旧的乡土情结。

  欲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反映江西上饶黄沙岭一代的作品,还可以参看他的《生查子·独游西岩》《浣溪沙·黄沙岭》和《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想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田园词,还可以参看他的《清平乐·村居》、《鹧鸪天·代人赋》和《清平乐·检校山园》。

  (张项学,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楹联报》副总编)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