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田园 | 山居秋暝
2023-08-23 14:4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王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吴俊 摄(新华社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建康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名篇。该诗描绘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分的山村图景,其时王维当隐居于终南山下辋川别业。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隐者的恋歌。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空旷的群山刚刚下过一场雨,这正是秋天傍晚的天气。山居幽静闲适,清新凉爽宜人。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境界空灵之美。流露出诗人隐居生活的怡然闲适之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皎洁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间照射下来,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淙淙地流过。诗人于一动一静的画面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律动的脉搏。此时此刻,诗人的心也和大自然的脉搏一起跳动,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纯美诗境,非隐者莫属的空灵禅境。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喧响,那是洗衣的姑娘归来了,莲叶波动,那是渔舟下来了。在这幅山水画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的生活美水乳交融,美不胜收。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了有力的铺垫。春日的芳华不妨任其凋谢,秋日的山居王孙们自可久留。“朝中”哪有“山中”如此美景和闲适的生活啊!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兼指诗人自己。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人反其义而用之,以抒发隐者情怀。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心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将诗情、画意、音韵和佛理融为一体,给人清幽深邃的美感,引领我们步入浑融空明的禅境。正乃沈德潜“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之谓也。诗人调动了所有情感官能来捕捉禅趣,写意山水、写照人生。首句写总体感觉,一起笔就强调一个“空”字,意境浑然辽远;次句写触觉,点出“秋”凉清幽的基本格调和人生体验;第三句写视觉,明月如水“松间照”的高邈在惊鸿一瞥中闪现;第四句写听觉,巧妙地接收到“清泉石上流”的天籁之音,虚实相间的笔法烘托出晶莹通灵的水月之美;第五句还是听觉,是诗人倾耳聆听浣女嬉戏引发的“竹喧”灵韵;第六句再写视觉,是诗人明察秋毫,见莲叶颤动而知“下渔舟”;第七、八句写诗人于山水间的彻悟与顿觉,故谓之“随意”顺心,引发出获得彻悟后“自可留”的那种超俗淡泊的情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的归隐之志。诗人将触觉、视觉、听觉等合体并用,极写他于山水间的深厚审美情怀和人生的美妙气息,获得与天地、宇宙最亲密最和谐的接触,获得最深层次的禅趣体验,无禅语而有禅趣,让人可感而不可说,更让人深感“人巧极而天工错,径路绝而风云通”。千百年来,它被人们世代传诵,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艺术光芒。

  (邹宗德,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曾获中国楹联梁章钜奖、瓯海杯对联理论奖)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