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田园 | 青溪
2023-08-23 14:4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王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赏析:

  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擅五言。也许经历使然,早期有不少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其送别、纪行之作亦勇侠豪放,壮阔雄浑。由于仕途蹭蹬,其后题材与诗风也随之而迁,因笃诚奉佛,其诗多有禅味,故有“诗佛”之称;更因隐居山野,徜徉山水,故有大量吟咏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的诗篇,绘影描形,写意传神、形神兼备,在诗坛树起了一面旗帜,形成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王维大量山水田园诗中,有一首隐居蓝田南山时游览黄花川所作的《青溪》,让我们来品读欣赏。

  这是一首五言山水诗,记录隐居中游览青溪的景况,描摹恬静清新而又充满生机情趣的画面,抒发作者澹泊闲雅之情愫。

  作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来赏读,前四句是对游览过程的叙述和当地山水的介绍。黄花川里有青溪,自己每每去追逐游玩。一个“每”字,表明该溪因秀美值得游赏,也表露出诗人对山水的向往之情。在这不足百里的地方,前行的溪水向着山流淌,从而勾画出一幅奇山活水的整体画面,这种清新灵动之境,已将读者带入其中。

  接下来中间四句是对青溪作细微具体的描摹画绘。近闻其声,喧嚣腾荡,声出槽沟乱石中,声出岩壑落差间。水流而活,活展现出动感、生机,这是动态的美;远观其形,澄明柔亮,悠然流过平缓宽阔的沙滩,流进苍翠幽静的松林,一溪碧水与山色松颜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融恬淡的景象,这是静态的美。动静互衬,远近对映,声色相融,鲜活优美的意境跃然眼前。紧接着又着眼于溪水之中。菱荇泛指水草;葭苇泛指芦苇。“我”看到鳞波荡漾的流水中浮泛着青葱的水草,细微处呈现出流动的水、素静的潭,漂浮的草、葱簇的芦苇,动静相依,高低错落,将鲜活与灵动,沉静和繁茂自然融合,又是一帧友好生态唯美图。

  最后四句是抒发感受,表露心迹,彰明期冀与追求。“我”的心已沉静,远离尘嚣飘然世外,一向悠闲淡定,正如这黄花川的青溪一样清明恬淡,不无鲜活情趣。面对如此美景,期望效法严子陵垂钓富春江,忘却纷繁尘世,坐在那溪边的磐石上悠然横杆垂钩,随风随雨,澹泊春秋,长隐青溪度过此生。至此,投身而游,寻趣而观,触感而抒,前后照应,循青溪而觅美,藉美景而明心,丰富而含蓄的表达了甘于淡泊,追求自爱的主题,读来韵味隽永悠长。

  赏读《青溪》,我们当然有所感悟。在表现手法上,一如诗人山水诗的固有诗风,那种诗情画意融合的特征,体现在层次清、构图美,描述活、意蕴深,寥寥数语,诚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以其鲜活的形象性,勾勒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融得进的意境,诗味丰浓,意蕴深长。在情绪表达上,确实将“我”融入诗中,描形绘景,景语既是情语,用心去体验,终有“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的夙愿,诚胜却即景描景、为写而写的肤浅闲笔。在人生感悟上,虽然此诗属仕途失意而隐居悠游之作,具有消极遁世之嫌,但其中寻奇觅美,追欢享趣之笔触,仍给人以启迪。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也定有磨难,能够在野溪中赏到美,在荒山里寻到趣,在幽林间悟到所爱,那就是生活的强者。

  (王西川,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楹联报》副总编、河南省诗词学会理事、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