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田园 | 惠崇春江晚景
2023-10-17 17:22:00  作者:苏轼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刘彬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杨洪江 杨桂宏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赏析:

  “大文豪”苏轼一生创作的诗词近三千首,其中大多数都是触景生情,诗由景生,但当年他创作千古名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时,并不是面对一江春水和满眼美景,而是观画而作,为画中之景“特写”了一首“虚拟之诗”,但效果却完全不逊色于临景之作。

  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城内,苏轼在一幅画作前屏声静气,凝视许久,一番沉思后,挥毫蘸墨,诗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即刻落于纸端,并且之后流传千年。

  福建建阳僧惠崇是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春江晚景》便是他的两幅花鸟画作品:《鸭戏图》和《飞雁图》。苏轼就是在欣赏这两幅作品后创作出了诗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苏轼在观赏《鸭戏图》后,赋诗如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诗读来,令人有满满的现场感。

  在这首诗里,苏轼一共描写了七种景物,其中六种为惠崇创作在画面上的,分别是疏落的竹林,摇曳的桃花,荡漾的春水,戏水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六种景物布局得错落有致,共同“描绘”出了一幅晚春美景图:透过一片稀疏的竹林,看到几支初放的桃花,几只鸭子正在江水里嬉戏玩耍,感受着晚春江水的温暖;而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破土而出,长出了短短的嫩芽,这一切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样一片黄绿相间、绮丽迷人的景致令人观之心旷神怡。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情感奔放又无比细腻的苏轼,还替水中欢快的鸭子“感受”到了春江之暖——如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鸭入水而知春江暖。至此,六种景物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已经把惠崇的作品《春江晚景》“描摹”完成,而且也在挥洒自如间把春天的蓬勃生机传递得淋漓尽致。

  但才华横溢的苏轼并不满足于此,而是顺势又多写了一个景物,也是画面里根本没有出现的元素——河豚。这样写,是东坡先生自作多情吗?是不满意于惠崇创作的作品内容不够完整吗?非也,这恰恰表现出了苏东坡在诗词创作里善用的虚实相间的手法。虽然有的东西在作品里没有出现,但他能够信手拈来,予以潇洒自如的描写,且不会让人觉得画了蛇、又添了足,反而感到恰到好处,甚至会有意境更深一层之感。

  有的人可能会对苏东坡的“诗性思维”有所困惑:已经描写了那么多生机勃勃的景物——竹林、桃花、春水、鸭子、蒌蒿、芦芽,为什么还要去写一个画面上根本就没有出现的江中河豚呢?

  除了有河豚欲要上岸的因素外,这与苏东坡的另外一个身份大有关系——美食家。苏东坡一生在几个身份的转换间度过: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治水名人、美食家,并且在每一个方面他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甚至很多成就都泽被后世。比如他的经典诗词佳句,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等,千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再比如他的书法作品《赤壁赋》《黄州寒食诗》《祭黄几道文》等,历朝历代的景仰者、追随者、学习者甚众;又比如他在杭州任知州时筑造的苏公堤,以及他研发烹制出的美食:东坡肉……这些无一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而且影响深远。

  考虑到他的美食偏好,再看看他在这里专门描写了画中并未出现的河豚,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可以作为佐证的是,苏轼的得意门生张耒在《明道杂志》里形象的描绘了长江一带居民食用河豚的方式,“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一起烹煮——这三样食物与河豚搭配起来味道最为鲜美。由此可见,苏轼在诗中对河豚的描写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现实生活依据。也许他在尽情欣赏惠崇画作时,心里同时也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够品尝到江中的美味河豚呢。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苏轼在诗中最后用的一个虚笔,更如同一个神来之笔,赋予了整个画面以春天的美好气息和旺盛的生命活力,令人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原本一幅无声的、静止的画面,在苏轼化平凡为神奇的笔触下,瞬间转化成为了有声的、立体的诗境,并且令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可能浮想联翩,产生无限遐想。有诗情,也有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不是唐代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写诗的“专利”手法,也是苏轼大量诗词中含蕴的意境。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是苏轼一直推崇的诗词创作理念,在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也再一次对其做了生动传神的诠释。

  (厉恩宝,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编委会编委、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