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云南腾冲市新庄村,风景如画。村边的田野里, 矗立着一座手工造纸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村,家家户户都从事古法造纸,整个村子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型乡村博物馆”。而在这座西南边陲小城里,散落着十来座乡村博物馆,平均每4万人就拥有一座。
提起博物馆,人们第一反应是“高大上”。但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座座带着“泥土味”的乡村博物馆火“出圈”,打通了文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成为了一道道广袤乡间亮丽的风景。
“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记者探访各地多家乡村博物馆,观察乡村博物馆在当下生活中的多元、传承和创新,探寻其可持续发展之道。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流动博物馆”下乡,工作人员与惠水县惠民小学学生进行文物VR科普互动体验。 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打开一本本“时光相册”,留住群众的乡愁
“乡村博物馆”是什么?通常是指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
“甘蔗是如何种植的?想体验古法熬糖吗?”在四川省内江市龙门镇龙门村,有一座“甜蜜”博物馆。在这个免费开放的乡村博物馆里,人们可以了解内江数百年的“甜蜜史”,观看、体验古法制糖,购买文创产品,让乡愁可感可知。
黄河记忆博物馆听起来很气派,但却是建在山东省梁山县小路口镇黄河新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一个“小馆”。博物馆还原了小路口镇黄河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历史,馆藏多数来自滩区村庄群众的自发捐献。缝纫机、老电视、粮票……铭刻了黄河滩区群众的历史记忆,一段段往事,却自有触动人心的感染力。
记者了解到,眼下各地的乡村博物馆,保存的“时光相册”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地域文化展馆、非遗传承基地,有的是红色历史展馆,有些是乡镇企业文化馆,有的是名人故居(展示馆),还有不少是民间收藏品展馆。从最“土”的传统手工艺到最“潮”的数字文献,应有尽有。
这些建在村民家门口的博物馆,通过对历史的梳理,留住了乡村的根,将乡村传统文化以一种最直观和烟火气的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一座村庄不可或缺的“文化拼图”。帮助人们巩固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今天的自己。
走进一座座“文化客厅”,串联当今的生活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有个城厢会客馆,于2021年建成。走进馆内,现代幕墙工艺与传统川西建筑相映成趣,古朴中透着几分时尚。馆内最醒目的要属“板凳龙”。这是当地手工艺人肖天恩老人花了4个月制成的,被村民们视作“镇馆之宝”。会客馆负责人赵冰原介绍说,自唐代起,当地人就有拿板凳舞龙的习俗。今天,舞板凳龙依然是城厢镇百姓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
各地乡村博物馆内容形式多种多样,但都串联着当地的生活味道。腾冲市和顺古镇有一座和顺图书馆,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图书馆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村民们闲暇时会到馆里看书、读报。“这是一座串联现实生活的人文客厅,让村民有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圈’,为乡村社会发展注入新鲜力量。”古镇干部告诉记者。
和顺图书馆
各地实践也充分证明,不少博物馆既为乡村增添了别致的风景,也成为农旅融合的重要“引擎”,为乡村由“美起来”到“富起来”贡献力量。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的咫园盆景文化艺术博物馆,今年以来已实现盆景产品销售收入200余万元,还带动周边村镇100多位盆景爱好者制作盆景致富。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北街村有一座济水韶音博物馆,百间青砖老屋里陈列着万余件老物件,“之前村里每年集体收入仅3万元,博物馆建起来后,收入达到30多万元。”村书记郭怀福说道。
规避一个个发展痛点,“孩子”要生更要养好
近年来,各地乡村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伴随着建设进入快速升温期,也暴露出“轰轰烈烈建、热热闹闹开、无声无息关”等尴尬现象。如何规范乡村博物馆建、用、管,提高其专业性和生命力,使其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项热点课题。
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紫山村“陶艺博物馆”老师向学生讲解陶绘知识。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记者调研发现,其痛点主要体现在:一是谋划不到位,部分地方对乡村博物馆缺乏长远规划和制度设计,没有与乡村整体风貌及周边环境有机融合,与乡村文化需求科学匹配,“只管生不管养”;二是定位不精准,部分乡村博物馆忽视了本地文化特色和自身实际,脱离群众、脱离乡村生活。乡村博物馆长于乡村,一旦脱离泥土味儿,便会缺少核心竞争力;三是建设不专业,展品“同质化”,缺乏对本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也缺乏巧妙的空间布局和场景互动,有的甚至成为老旧物件的“储藏室”;四是续航能力差,博物馆经营主体五花八门,投资规模有多有少,在资金、管理、营销、策划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一个乡村一座馆。乡村博物馆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整体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表示,要积极组织省市县级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对乡镇村史馆(乡村博物馆)开展对口帮扶,发挥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省市县文旅部门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乡村文化人才,乡村博物馆才能“活起来”“火下去”。
除了高起点规划建设,作为网络经济时代,数字化赋能“新鲜度”“知名度”也很重要。浙江近日发布全省“乡村博物馆线上地图”小程序,串联全省乡村博物馆、景点、餐饮、酒店民宿等,为乡村博物馆旅游提供助力。杭州市上线了乡村博物馆预约功能,启动乡村博物馆有奖打卡、乡村博物馆游线达人探线等系列活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的壁画博物馆,借助VR科技,游客戴上眼镜,1400余年前北齐勋贵奢华的生活场面浮现眼前,吸引很多人来打卡。
要输血更要会造血,才能真正为农村美好生活“加码”。四川省崇州天演博物馆负责人王小兵告诉记者,该馆大隐在乡村,是古生物化石修复领域的“大拿”。 “全国有70%左右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类博物馆在我们馆采购技术服务,年收入4000万元左右,上缴利税近千万元。”山东省昌邑市出台《昌邑市乡村(社区)博物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从人才、资金、业务指导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培育,重点发挥老党员、能人等的表率作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到乡村博物馆建与管当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回望历史、拥抱未来。新时代新气象,正勾勒着乡村博物馆的未来,乡村美好生活的图景必将更加生动多彩。